推荐阅读
- 全文3070字 阅读约需5分钟 -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湘潭,
那么当仁不让的就是“红”。
湘潭为什么“红”?
历史给了一个很好答复:
一代伟人毛泽东从这里走出!
湘潭为什么这样“红”?
因为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传承
……
红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这种喜爱与生俱来,流淌在民族的血液中,遗传在民族的基因里。
在湘潭,“红”是一种精神。这里是“红色文化的摇篮”“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孕育了伟大领袖毛泽东,诞生了开国元勋彭德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罗亦农、黄公略、陈赓、谭政、周小舟等从这里走出。他们带着信念如磐的红色精神,实现了建党、建国、建军伟业,在中国史册上创下了丰功伟绩。红色基因在这块土地上根植深厚、代代相传。
在湘潭,“红”是一种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湘潭地方党组织领导湘潭人民长期艰苦斗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创建新中国的建功伟业,谱写了辉煌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湘潭地方各级组织的领导下,湘潭人民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谱写了“伟人故里、大美湘潭”的宏伟篇章。
湘潭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特别是作为红色传统深厚的伟人故里,有着独特政治优势,也形成了鲜明的红色文化特色。
历史的馈赠,给湘潭留下丰厚的红色文化遗产。这里有红色资源遗存300余处,它们起到了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载体作用。其中最重要的韶山景区是湘潭红色旅游的主体和重心,包含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早年从事农民革命运动的毛氏宗祠、毛震公祠、李氏宗祠以及毛泽东铜像、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毛泽东遗物馆、韶山烈士陵园等十多处全国著名景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全国人民向往的红色圣地,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革命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首。湘潭还有一大批革命纪念地,包括革命会议遗址、革命家故居、革命家纪念馆和收藏于其中的革命前辈遗物和纪念物等,其中有著名的彭德怀故里乌石景区、东山学校、黄公略故里、陈赓故里、谭政故里、周小舟故居等,这些建筑与设施成为了湘潭红色文化永续传承的强大物质基础。
从2004年开始,韶山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一号工程”,到目前已发展成全国红色旅游的标杆,发挥着重要的红色教育作用。
历史的传承,让湘潭有着诉说不尽的红色故事。可歌可泣的红色人物、生动真实的红色史实、深刻高尚的红色思想,都是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今年7月21日,湘潭市博物馆迎来新一批小小解说员,他们在这里学习湘潭历史,接受红色教育,将发生在这块热土上的红色故事向来客娓娓道来。近年来,湘潭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湘潭市博物馆获评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彭德怀纪念馆获评第二批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常年不断地迎接着八方的来客,他们在这里聆听动人的红色故事,接受着红色文化的洗礼和传承。
为进一步发扬湘潭的红色精神,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湘潭市委市政府倾力策划,高位推进,借助2020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举办的东风,于7月25日在韶山拉开湘潭首届红色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序幕。浙江嘉兴、贵州遵义、陕西延安等全国8个省份的红色经典景区与省内长株潭、岳阳、郴州等9个市州的28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韶山游客换乘中心各展风采,省内外135家红色产业企业的768种商品创意展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如何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我市正实践着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产业、红色基因转化为红色传承、红色精神转化为时代精神、人文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四个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