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青年的力量》系列视频第二期,由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共青团中央新媒体中心主管程远主讲,带来他对网络舆论环境和中国文化自信的思考。
更多精彩,请期待后续!
导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美国电影里的“另类”角色
2017年上映的美国电影《蜘蛛侠:英雄归来》中,有一个在蜘蛛侠系列电影中首次登场的反派——秃鹫。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身份是电影改编过的。这个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角色,原本是一位博士,电影里却成了一个“工头”,他的敌人不是“乳臭未干”的蜘蛛侠,而是集财富和科技于一身的钢铁侠,一个剥夺劳动者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无论是为了迎合观众,还是开始反思,都反映出好莱坞这个输出美国文化的地方,有点不自信了。
一部主流的、叫座的电影必然要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那么这样的矛盾设置,在美国这个产业空心化已经非常严重的国家,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呢?
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
中国有个称号叫“世界工厂”,它曾经属于美国。随着经济全球化,制造业从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美国工人的生活状况也随之越来越不乐观。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主张“美国优先”,他想了好多办法,想让制造业回流。其实不只是他,奥巴马对“美国制造”也非常重视。
至于美国制造业能否回流?有美国网友扒出来,特朗普的品牌服装是中国制造的,他旗下的酒店里面很多用品都是中国制造的,特朗普标志性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小红帽也是中国制造的,就连今年特朗普的竞选横幅还是中国制造的……
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
有一个词叫“挖坟”,不是盗墓的意思,而是说在网上扒出一些人以前发表的不当言论。其中大多是发生在2010到2013年间,当时的网络舆论环境非常不好。
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
1994到2014年,我们的GDP从世界第八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世界第二。看似一帆风顺,实则极为不易。
2005年当年,中国GDP超越法国;2006年,超越英国;2007年,超越德国;2010年,超越了日本。即使是最乐观的网友,认为中国要用25年才能做到的事,实际上我们5年就做到了。从此这个反驳帖就是成了天涯著名的“打卡景点”,时不时就有人来“挖坟”“鞭尸”。2019年,中国GDP达到14万亿美元,日本5万亿,我们已经是日本的近三倍了。
还有一位在英国的留学生回答,他的老师在讲全球几大卫星定位系统时,提到了美国的GPS,欧盟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对于北斗只是顺口一提。三个月之后,北斗正式开启全球服务,这位老师在课堂上专门强调“不是所有的卫星系统都能应用到这个领域,最新的北斗,是其中一个。” 那一刻,他的自豪油然而生。中国曾经与欧盟合作开发伽利略项目,后来在美国的压力下他们开始排挤中国。相比于北斗取得的成功,反倒是伽利略项目这几年不太顺利,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还有很多网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有人说到助学贷款,有人说到看病买药,有人说到撤侨,有人说到救灾,有人讲述了家乡的变化。如果让我来回答,我会说到电影。
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
2013年上映了一部美国大片——《环太平洋》。影片讲了一个,太平洋深处钻出来很多外星小怪兽,沿岸国家制造出巨大的机甲打小怪兽的故事。
好莱坞黑中国是日常操作。2017年有一部美国科幻电影叫《降临》,讲的是外星友人降临地球的事。这部电影中,各个国家对于悬停在自己上空的外星人飞船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比如美国主张对话,而中国打算用武力解决……剧本是不是拿反了?
不管怎么说,在好莱坞的科幻片中,中国元素越来越多了。
《2012》,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是中国建造的。
《地心引力》,美国宇航员最后到了中国的天宫空间站,乘坐神舟飞船返回地球。
《火星救援》,马克·达蒙靠着中国的太阳神号飞船帮忙才有机会回来。
《独立日2》,这部美国的主旋律电影,人类在月球基地的指挥官竟然是中国人。
虽然这些电影中都有黑中国的地方,但为了票房也好,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科技水平也罢,好莱坞已经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了。
讲好中国故事
刘慈欣曾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他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去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在众多强手的夹击下,一路逆袭,最终获得了46亿票房。
再看细节,我从来没看过一部电影,主角从头到尾一事无成。他们先去救援杭州,杭州地下城沉没在岩浆中了。他们又去苏拉威西,想重启那里的发动机,快到的时候发现已经启动了。地球要撞上木星时,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却被告知几小时前以色列科学家就已经提出来了。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把红色的火焰射向了木星,这时附近的两座发动机也射出了红色的火焰……有人说,主角们之所以是主角,只是因为摄像机恰好在他们身边。其实没说错,这是一场饱和式救援。影片中非常震撼的一幕,当女主角请求各国人员回来帮忙时,韩国驾驶员小哥说“地球毁了,我们谁也见不到,我们回去”,然后第一个掉头,庞大的车队纷纷掉转方向,日本、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工作人员也陆续赶了回来。当地球面临危机时,全人类为了挽救自己的命运,共同努力,这叫什么?这叫人类命运共同体。影片中也有一个镜头包含了美国元素,就是一面星条旗覆盖着的一个箱子,箱子里应该是一位美国工作人员的遗体,同时也是美国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叙事方式。就像国际歌中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看到这样的电影作品,我感觉到中国强大了。这种强大源自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是内地票房前三的电影,是年轻人用真金白银投出来的,它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很简单,满足中国观众在文化自信上的需求——我们不信命,我们一样可以拯救世界,就像那颗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人类前行!
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
定制标准版团旗、团徽,下载团歌
校 对丨郁惠颖
校 审丨李琬莹
值班编委丨连李生
原标题:《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美国大片不自信了?|青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