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所高中8名,为何放弃北大清华?据媒体报道,今年高考,安徽亳州第一中学8名考生的成绩全都超清华、北大的,有的也已获得相关录取承诺。然而最终,这8名学生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专业规划,报考了其他。
消息传来,舆论哗然。不过,这个“哗然”并非受到质疑,而是得到了一边倒的支持和赞赏。《放弃北大清华是在回归教育理想》《“放弃清华北大”见证考生》《安徽考生放弃北大清华 为何获点赞》等溢美之词充斥报端,成为评论文章的“主旋律”。
北大清华是无数学子、家长和学校奋力追逐的最高目标和梦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踏入其校园大门。如果有人能上北大清华却选择放弃,确实有点出人意料。舆论和媒体对此予以较高关注,可以理解;可不分青红皂白一窝蜂地大夸特夸,却未免有失冷静思考,甚至有丧失理性之嫌了。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看,还无法证实这8名考生真的“放弃”了北大清华。成绩超过录取分数线,并不代表着一定会被录取,其中还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没有真正被录取,何谈放弃呢?这应该是最基本的逻辑推理。至于有考生称“超出了清华大学的录取线,且得到了清华大学相关专业的录取承诺”,似乎也并没有得到清华大学的证实。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次声称放弃北大清华的,全部来自同一所高中。做出这样选择的考生原本就凤毛麟角,别的学校可能连一个例子都没有,为何这所高中却如此“白里透红、与众不同”、一下子就有8名考生同时声称放弃呢?或许正是由此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才让这些学生、这所高中成了舆论高度关注的对象,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注意到,媒体报道中有如下表述:作为当地的百年名校,亳州市第一中学一直以卓越的教学质量立校。如果这八名考生悉数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对于学校而言,将是一份无上荣耀。但今年,因为他们的集体放弃,学校罕见出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的“零纪录”,一度让学校的教学质量被打上问号。
我不由得想:假如这8名学生不宣布集体放弃,他们当中又有几个会被北大清华真正录取?即便全部被录取了,由此造成的轰动效应,或许也远不如玩“集体放弃”来得轰轰烈烈、效果显著吧?特别是学校,由此不仅显示了教学质量一流、一大批学生可以考上北大清华的“超级实力”,同时更是证明了学校兼顾素质教育、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独到之处,简直是完美极了。原本是北大清华“零录取”的失败,瞬间就成了“你录取我,我不愿意去”的高傲,何其的超然,简直有那么几分“站在顶峰俯视天下”的睥睨气势了。在这场波汹涌澎湃的舆论潮中,我隐隐感觉学校乃是最大赢家。是不是刻意策划和炒作不得而知,但效果那是相当好的。
想必谁都承认,迄今为止北大清华依然是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不管是影响力还是综合实力,没有哪个学校能与其比肩。学生追求好的学校,是很正常的事情,更是有上进心的体现。如果本来能上最好的学校,却为了追求所谓特立独行而轻易放弃,这恐怕不是“个性”,而是任性;不是“独立思考”,而是被狂妄和浮躁冲昏了头脑。舆论特别是媒体在对此类极端事例进行报道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客观理性,不能为了招徕眼球或出于无知而不负责任地轰然叫好,否则极有可能起到不良的误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