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在制造复旦招生假新闻的背后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3-14
摘要:东方网-东方评论-

在制造复旦招生假新闻的背后

陈云发作品集

  我的网评《谁制造了复旦招生的假新闻?》一文在东方网8月23日的“东方评论”发表后,由于第2天新华网、新浪网等予以了转载,没想到引来网民的强烈反响,许多人情绪激动,有的人更是对我的身份进行妄自臆测乃至人身攻击,而对于我提出的为何要对这所百年名校在校庆前以假新闻形式大加贬抑的问题却没有人深究,这无疑就印证了我在文中指出和批评的,实际上是某些人对上海的发展成就不舒服,是一种“妒沪情结”在作怪。当然,也有些人对何为名牌大学没搞清,跟在别人后面瞎嚷嚷,为此,我不得不再撰此文,以正视听。

  首先,我要回答一下某些人的臆测。一是有人称我不是复旦的学生,我在这里郑重声明,我是堂堂正正复旦本科毕业生,是复旦的校友。二是有人诬我为复旦的“枪手”,这完全是胡说八道,我自大学毕业离开复旦后,并未在复旦工作过,如今,我与复旦大学的任何校一级领导或学校党政任何部门负责人都没有联系,他们亦没有委托过任何人来请我为复旦说好话写网评。相反,过去我对复旦的工作倒是写过很严厉的批评文章,甚至让某些领导都接受不了。所以,某些人指我是复旦的“枪手”,既可笑亦无聊。三是许多网站贴发的那篇《10个本科生6个是上海人,百年复旦变成阿拉复旦》的文章,所公布的今夏复旦招生外地生和本市生比例,数字不准确,对此,复旦党委宣传部指出它是假新闻,有的网民竟不认同,称数字不对没有关系,这种连真假新闻的概念也不懂的人,看来应先读一点有关的书再来发言。

  假新闻的炮制者称,由于所谓“10个本科生6个是上海人”,校园内“阿拉”声此起彼伏,因此结论就可归结为“百年复旦变成阿拉复旦”,言下之意复旦现在已不是全国性名牌大学,已变成了上海一所地方性大学的档次了。这种说法似是而非,虽有煽动性,但实在不值得一驳。因为一所大学是不是名牌,是全国性还是国际名牌大学,其衡量标准并不是什么本科生的生源是本地域或本国的比例少就可以了。例如谁都承认哈佛、牛津、东京大学等是世界级的国际名牌大学,但是,这些大学的本科生绝对是美国、英国、日本他们本国学生多,而决不是外国籍学生比例高,如果照某些人推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因为招收的美国籍本科生占多数,这两所大学便也不能称为国际公认的名牌大学了,这推理成立吗?至于以学生所使用语言来推定该校是不是全国性名牌大学,更是可笑,牛津、哈佛校园内肯定是讲英语的吧,它们算不算国际名牌?

  一所高校是只有本地区档次、影响,还是具有全国的、世界级的档次、影响,其衡量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成就、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成果影响、教师的名望和成就、教职员的结构、研究生院的规模及水准、留学研究生的数量、社会责任、文化传承影响、文明水准、校舍设施等许多内容,至于本科生中本地域或本国与外地籍或外国籍学生的比例,根本就纳不进衡量名牌大学是全国性还是国际性的考虑因素中。而且就本科生而言,我认为关键是能否招到优秀学生(不是唯分数论),至于学生的地域,倒并不重要。所以,说复旦10个本科生中6个是上海人,百年复旦就变成“阿拉复旦”了,这种推理是十分荒谬的,这比造假数字还可笑。

  其实,复旦办在上海,多招本地域的本科生,也是一贯传统,并非现在才这样。以上世纪60年代为例:1961年该校新闻系招收的33名新生中,上海籍学生就占了70%,外地学生只占30%;1962年复旦新闻系招收的新生30名中,上海籍学生占了60%,外地籍学生也只占40%。据我所知,其它文理科各系上海籍学生也占了大部分。但是,复旦并没有成为“阿拉”,它依然是全国性名牌和在亚洲、世界有一定影响的名校。

  有人对我所说的“(复旦校内)上海籍学生总体素质较高”这句话不舒服,事实上,我并不是瞎吹复旦的上海籍学生素质,而是自己的亲历经验。以该校新闻系的66、67两届毕业生为例,在校学习期间,上海学生成绩总体上确实比外地生好一些,毕业后上海籍学生总体成就也更大些。之所以能这么说,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两届校友的成员之一,我本人是从江苏考入复旦的,是外地籍学生,无自吹自擂之嫌。同时,这里还要注意一个概念,即上海学生的特殊性:他们所谓的上海身份,其实也并不“纯”,因为他们的父辈或祖辈可能就是外地人,所以,“上海人”从本质上说,其实就是“在上海生活的各地人”。也正是有了这个因素,复旦多招一些上海籍本科生,表面上上海人多了,其实这些上海人中的许多人,骨子里仍是“外地人”,所以,即使“阿拉”声此起彼伏,复旦也并没有真正变成“阿拉复旦”,依然是全国的复旦。

  更有一个情况也必须向不明真相的人披露一下,就是过去的复旦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是上海人,但毕业后却是大部分都去了外地工作。以复旦新闻系67届校友为例,毕业时30名学生中,留在上海工作的仅2人,且都是原外地籍学生;而其他的28人都去了外地,奔赴西藏、青海、内蒙、辽宁、湖南、山西、湖北、山东、安徽等地工作,其中有的还入伍参军。66届毕业时的33名学生中,也只有7人留在上海工作,26人去了外地工作。这说明,复旦一直在为全国培养人才,而不单是仅仅为上海培养人才,我认为,复旦过去是是服务全国的;我也相信,复旦现在和将来也是服务全国的,绝对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样自私,某些网民称上海拿了全国的钱为自己办大学,把“百年复旦”变成了“阿拉复旦”,而认为复旦只招上海学生,只为上海需要培养人才,这实在是不负责任的胡说。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