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医生和血透患者发现尿激酶价格飞涨甚至断供。他们不断在网上求助替代疗法和药物,倍感焦虑。
每支价格从30元飙升至180元
尿激酶是一种能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的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发作的血栓栓塞病的溶栓治疗。对需要长期导管治疗的血透患者来说,尿激酶的角色至关重要。
2020年10月7日,一位网友在“尿毒症吧”发帖称,自己进行了五年导管治疗,必须用10万单位的尿激酶加浓肝素封管。此前药物由透析室开具,但2020年尿激酶和肝素分别涨价至78元和16元,透析室遂让患者到门诊自费开药。“一周三次,一月溶栓一次,还有口服药和胰岛素也不给开了,我觉得可以拔管了”,这位网友写道。
今年1月26日,浙江省东部某县级医院医生也在网上发帖称,近半年来尿激酶断断续续无货,价格从40元涨到100多元,医院药房称之后不再进货。该医生曾换用肝素钠、低分子等药物封管,但效果欠佳。
秦皇岛慈善医院血透中心的齐卡医生同样注意到这个变化。他告诉“医学界”,以10wu/支的尿激酶常见剂型为例,一年前大概每支30~40元,现在零售每支180元,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涨价并采购困难。
齐卡所在的血透中心共130位患者,接受导管治疗的患者有3位,每月大概需要10~20支尿激酶。虽然尿激酶在秦皇岛进入慢病目录,可以直接门诊报销,但目前血透中心存货仅剩10支,已火烧眉毛。
齐卡在医生群里咨询替代方案,尚未得到共识。不少医生告诉齐卡,自己所在的医院尿激酶同样涨价甚至断供。一位医生表示:“两周前我也收到消息了,心痛每一支尿激酶。”
受疫情影响,尿液原料供给不足
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尿激酶市场评估与投资战略报告(2020版)》显示,中国尿激酶需求量从2016年的4785.5亿单位增长至2019年的6000.2亿单位。
目前国内尿激酶原料药主要生产企业有6家,其中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南大药业”)的产品占市场份额80%。
南大药业一位负责人告诉“医学界”,尿激酶是从健康人尿中分离提取出来的,大部分尿源来自偏远地区或学校。疫情期间学校停课,导致2020年上半年基本没有原料,下半年疫情好转,供应才逐渐恢复。“卫健委通知我们,要保证全力生产,不能断供,我们下半年在加班加点生产。”该负责人说。
南大药业浙江省的一位负责人告诉“医学界”,去年尿激酶的整体产量减少一半,目前产能逐步恢复,短期内价格有所上涨,但医院不会断货,不必过于担心。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