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文的三个案例来看,小米营销也传承了这种基因,在服务品牌方的过程中,以“厚道”重新定义营销界的生产关系。其对任何产品、服务都努力达到内心认定的高标准线,始终向品牌主保持高效的ROI,“一丝不苟”的态度跃然纸上。
一脉相承下,小米营销将C端市场的“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精神迁移至B端客户,坚持“用户至上”的价值观,让B端用户安全放心。
在服务B端上,小米“铁人三项”业务生态(智能硬件、互联网、新零售),其营销服务奠定了场景、数据优势。其中,以小米电视为主的OTT业务在领先国内的同时,更在Q2荣登印度市场第一;而IoT业务则连接了全球1.15亿台小米IoT设备;AI线上的主力产品“小爱同学”也于7月累计唤醒超过50亿次。这些优势整合下成为小米营销全新的生产资料——AIOTT,让品牌方通过一个AI切换任何媒介场景,智能而科技感爆棚。
小米“铁人三项”业务生态
技术固然可圈可点,但其背后的认知与原则最为重要。通过将工具转化为媒介,用户也从信息的接收者变成使用者,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下,小米营销以“用户便利、社会公益、数据安全”为准绳,将这种理念融入“小爱同学、雀巢健康平台、‘桥计划’”中。这种以“厚道”行走江湖的风格,也让其用诚心与用户、品牌主成为朋友。
外炼技术,内修“厚道”,双重加持下,也正应了雷军的那句话,“厚道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改变营销界的“潮水方向”
从前,小米以极致性价比的手机产品让国内手机价格降下来,树立了企业“厚道”的形象,并广结善缘;往后,小米营销作为公司的B端出口,将借助文化、技术传递“厚道”的品牌信仰,去改变潮水的方向。
从宏观来看,企业商战已从“产品、渠道”驱动转为“品牌与服务”驱动,领先企业需要提升品牌影响力,利于小米营销在品牌心中植入厚道、靠谱的认知。
在之前涉及品牌竞争的文章中,皓哥多次提到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的观点,商战的重心已发生改变。在过去30年发展历程,中国商品、服务供给已经从短缺、饱和到过剩,商业竞争也逐步从产品研发、渠道整合到品牌影响力。而分众传媒也在这样的前提下,在品牌中形成“品类引爆助推手”定位认知。
在这样结构性的机遇下,对于以“厚道”傍身的小米营销来说,正是纵马扬鞭,尽情驰骋的好时机。其也有机会在用户心中植入“厚道”这样的品牌心智,其通过真材实料的高性价比营销服务,降低品牌方筛选渠道的成本,有望化身品牌升级的重要推手,成为“品牌后的品牌”。
目前国内品牌面临数字化转型、渠道效率下滑、营销成本压缩等挑战,加之对用户掌控力削弱,亟需外力助其降本增效,感动客户心智。
对众多传统中国品牌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渠道多元化与传播数字化的双轨并行。新兴媒体与电视、刊物、广播等传统媒体纷杂多样,使品牌的升级转型迫在眉睫。而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营销费用削减更是雪上加霜,希望“少花钱,办大事”已成每个品牌商营销的必修课。
而小米营销依托小米生态多元化的媒介基因,通过三大场景(手机个人场景+OTT家庭场景+物联网生活场景)+三大技术(AI+大数据+IoT)的有效整合,充分挖掘AIOTT的场景、技术优势,提升营销的效率,将庞大的用户产品优势转化成营销渠道优势。在此基础上,其能够根据用户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在用户管理、营销决策环节上助推品牌智能营销,创新和多样化的营销方式丝毫不逊于BAT。
从企业战略高度来看,小米“感动人心”的使命不仅限于用户,更在“厚道”的基础上,赢得员工、股东、合作伙伴众志成城,最终实现新的商业蓝图。
“德不孤,必有邻”,输出价值观成为一个伟大企业的关键。小米的价值观念使其成为一家少有的拥有“粉丝文化”的高科技公司,其用户在忠诚度和产品开发参与度均可圈可点。而在多次公开场合的演讲中,小米营销始终保持自己的姿态:平实、克制,不粉饰、不攻击、不自满。
正如雷军所言,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而通过小米营销将“厚道”从C端迁移至B端来看,小米正将已经内化的“利他精神”向外强化,用这种对员工、股东的态度去感染每一位合作伙伴。在用户和伙伴的拥戴下,其业务也将无往不利,成为数字时代的生活方式的创立和推动者。
结语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在金庸笔下,郭靖刚毅木讷,甚至被洪七公视为“愚笨”。但是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和为国为民的博大胸襟,最终成为武林领袖。
小米营销以“守拙”为哲学,看似呆板不知变通,其实蕴涵着工匠精神与极致追求,在智慧营销时代执天下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