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庸離去,武俠“絕響”
金庸去世前,他曾調侃自己“被死亡”次數達20多次,可見老人的豁達。原名查良鏞的“金庸”,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是當代武俠小說名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他經歷了幾乎整個20世紀的洗禮,又在新世紀保持了他作為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獨樹一幟的傳奇身份。
其實,金庸學的是外文,當過上海《大公報》的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編輯《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還與他人於香港創辦《明報》。他也是一位社會活動家,曾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之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獲獎無數,榮譽等身。
不過,金庸還是被冠以“一代武俠大師”的美名,因為一提起他,就不禁令人想起他的那些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金庸1993年退休,先后撰寫了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等,屢被翻拍成電影,這使他成了名副其實的“武俠王”。雖然金庸的作品在華人世界享有崇高地位,但在西方世界被接受才是近年的事,但今年初,麥克洛霍斯出版社已面向全球發行了金庸的《射雕英雄傳》英文版第一卷,根據計劃此后也將陸續推出全部的“射雕三部曲”(包括《神雕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相信他的作品一定會越來越被世人所認可。
對於普通人來說,金庸的離世,肯定觸動了眾多讀者和觀眾,因為他的那些武俠經典。有人說,金庸去世,人間自此無大俠,武俠簡直成了絕響!在1996年的專輯《青春無悔》的文案裡,高曉鬆曾寫道:“再也沒有了獨行萬裡為曾允朋友一諾的男人。再也沒有了‘拼將一生休,盡君一日歡’的女子。雄鷹隻在電視裡飛翔,豪俠僅存於酒后的囈語。利劍懸於博物館,即使你擁有了它,又能刺穿什麼?”由他的武俠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捧紅了多少林青霞、張國榮、黃日華、周星馳、梁家輝、王祖賢們?又讓無數人對人間的男歡女愛,世態炎涼,壯志豪情,快意恩仇,善惡分明等,有了最初認識。
金庸的武俠小說,令人痴迷甚至瘋狂。無論是傳奇的少林武僧,還是隱居華山的風清揚,無論是“凌波微步”,還是“降龍十八掌”,無論是百花谷、桃花島,抑或是曼陀山庄,大江南北,那些神奇美麗,又充滿魔幻的地方,在金庸的妙筆下,琴棋書畫、陰陽八卦、藥石病理、奇門遁甲……讀得少年血脈噴張,讀得青年神魂顛倒,讀得中老人忘記了時光。
金庸的武俠小說,發端於中國香港,后暢銷於全世界的華人圈,奠定了他在寫作“江湖”至高無上的“大俠”地位。上世紀80年代初期,當內地讀者正處於飢渴而貧瘠的文化娛樂生活之時,金庸小說悄然進入內地,隨即掀起了一場“武俠風暴”。還記得當年金庸的小說被列為“禁書”的那段時光嗎?正是他的那些“不正經的書”,啟蒙了多少少男少女、青年才俊乃至社會棟梁。他的武俠小說,可謂老少咸宜,在各個階層都能找到“知己”。
是的,多少人通過金庸的武俠小說體味了豐富多彩的人生啊!正是金庸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個絢麗多彩的武俠世界。那個世界善惡分明,冷酷卻有溫情,無情卻有悲憫﹔邪惡終將受到懲罰,光明與希望永遠本隨著偉男秀女。金庸寫了無數“宗師”,而他本人就是“一代宗師”。他筆下的“大俠”都是仗義之俠、正義之俠,就像他本人一樣。他的小說,是深植於中國傳統文化內核的一種精神。也許有人沒看過他的小說,卻也會愛上金庸,因為那是文化的召喚,傳統的魅力,民族的底色——金庸離去,武俠“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