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锦鲤来,千家万户转起来,最近网络空间可谓“锦鲤”成风。文案抄袭、信息造假、网络迷信之风在微博、微信上泛滥成灾。这是一股恶俗之风,请君不要入瓮。
国庆前夕,某知名支付平台实施一则营销企划案,通过微博寻找独享其全球免单大礼包的“中国锦鲤”,300多万转发微博者中,最终天津姑娘信小呆中奖。为了证明中奖是真,主办方祭出百米红色条幅,标注各类奖项,让获奖者现身,躺在条幅上留影。
一时间,跟风学样的文案“抄袭犯”在各地出没,各省市区都冒出了本地化的“某某锦鲤”。“给你一个白吃白喝一整年的机会”“来吧,你就是下一个不劳而获、躺着就赢的王者”“我们是真的,250种免费福利独宠你一人”——诸如此类的广告词,撩拨得许多人蠢蠢欲动,这些天大家的微信朋友圈里,开始充斥各种面目的“杭州锦鲤”“金华锦鲤”“义乌锦鲤”“横店锦鲤”……
转发锦鲤的祈福文案,早在10多年前就已在网络空间存在。这几年,逢年过节,咱们也经常看到新年祈福、春节祈福的网络小游戏,你点击一下特设页面,跳出一个属于你的祝福词。祈福、祝福,暖人一刻、逗人一乐,零成本开心一下,倒也无可厚非。但是,“锦鲤”成风,所谓的祈福已经变质,由网络风俗变成流俗、恶俗。
恶俗之一,以祈福之名裹挟迷信之风。“为了你全家好运,请转发这条锦鲤”微博上,“锦鲤”博主发的诸如此类的帖子,总是转发量颇高。转发有好运,你转我也转,而且帖子言下之意是:不转发,你全家就好运难保,裹挟着你不得不转。“好运锦鲤”披着祈福游戏、幸运博彩的外衣,已经悄然成为转播网络迷信的新道具。
恶俗之二,以祝君中奖之名传错误价值观之毒。“没错!转发锦鲤中大奖,下半辈子啥都不用干的小主,就是你”,“锦鲤”营销策划者的言辞直白赤裸,他利用了受众的博彩心理——“梦想总要有的,万一中奖了呢?”于是,在一片喜气中,许多人“吞”下了不劳而获的毒。而且,在跟风的“锦鲤”营销活动中,已经有参与转发者发现,被标榜的“免费福利”中,不少只是商家促销的噱头,甚至纯粹就是造假的。
转发博眼球,商家搞促销,平台增流量,“锦鲤”得以成风,在网络营销领域,这一打包促销的模版值得好好探究。“中国锦鲤”活动中奖者或许是真的,但如潮跟风者宣扬的不劳而获价值观,一定是错的,促销造假,则是错上加错。
网络营销,谨防假丑恶。信“锦鲤”撞大运,不如真实干搏收获。看清“锦鲤”成风真面目,恶俗之风不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