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环保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合理制订环保指标”、“分别监测、科学监管”、“将环保指标引入生产流程”等实时动态实现环保与生产平衡的目标提供了成熟的方案。日前,埃睿迪创始人兼CEO吴奇锋做客ENI总编会客室,以其“环境大脑”承载的创新技术、环保产业理念以及案例,向大家详解平衡之道。
专访的主题围绕近期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这个方案一经发布,就引起整个环保领域的广泛关注。
禁止”一刀切”:以成熟技术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平衡
程艳玲:方案发布之后,我们看到在一些群里,包括一些非主流的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里提到我们是为了应对贸易战,或者是说某些方面经济指标下行。所以政府在面对这样的局势下,提出“严禁一刀切”等策略。而且我们发现行动方案里面确实有这样的提法,甚至我们在六月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一个制度里,也出现这样的提法,即禁止各地政府实行”一刀切”的规定。我们知道埃睿迪在环保产业有”环境大脑”方案,您怎么解读这两个制度里面提到的“一刀切”。
吴奇锋:我们对方案的解读,以及我们在行业内的实践经验来看并没有所谓的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战经济下滑,实施严禁”一刀切”的做法,这种理解是不对的。
第一,一个园区或一个地方政府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后,最直接的影响是收入的来源,难道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放弃经济?而且这种方式也不能实现真正的环保。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让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每个节点,都能够在生态环境跟经济发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至少在我们看来,环保是大势所趋。国家不可能再去开历史的倒车,先污染再治理。这个问题应该是不存在的,我也坚信我们未来的生活肯定是要先平衡好生产与对环境的索取,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可用来辅助对环境的保护。比如我们对管理工厂的颗粒度、每个工厂的排水、大气排放的颗粒度,通过技术手段知道每个工厂的排放量到底有没有超标,精准的找到污染源,然后对污染源进行治理。而不是为了环保去伤害所有合法合规的生产企业,或者停止经济发展的活动,这件事情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也并不是国家环保政策初衷。
程艳玲: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下,就是说“一刀切”和“限产”本身是一个短期的应对策略,这并非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而是”一刀切”本身是不正确的手段。另外吴总也提到,我们不会开历史的倒车,也不会舍弃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再换取经济的增长。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尤其是相对成熟的政策来讲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方向。刚才吴总谈到了一些,我们现在是有一些方法的,之所以会出现”一刀切”的现象是基于我们的一些方式上局限性。
这里面可能会涉及到管理方法上的或者是理念上、甚至是信息技术方面的欠缺。我看到埃睿迪官网上也提到,环保的成果是几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一个是国家的政策理念,信息技术在其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回头分析一下,“一刀切”的背后是处于什么局限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吴奇锋:实际上发生“一刀切”最核心的原因,是我们不能很精准的知道污染源的排放,污染源运行的状况。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园区里面也许有一百家企业,那我们怎么精准的知道每家企业排出来的污染量?企业排了多少气、排了多少污水?如果你没有办法监测到,那么就会出现”一刀切”的短期应对方法。
但现在,我们可以借助技术手段了解企业生产的非常细的颗粒度,工厂每个生产线所排放出去的废气、污水,这个时候我们对污染源的管理就非常清楚,也就不太可能有所谓的“一刀切”的行为。我们知道某家工厂要排多少,一旦超标才会对他进行停产的动作。如果是一个合规的工厂,排放又达标,这个时候就根本不需要停产,还要保证工厂正常的经济活动。
所以在这个状况下,我们需要从技术的局限性看,如果我们能够知道每个工厂所排放的量,然后知道他们排放的源头在哪里,实际上是可以杜绝“一刀切”行为的。
程艳玲:我理解应该有几个指标,一个是有能力分别检测,就是个体的企业产出的排污的量。另外一个指标也会涉及到这个标准是不是区别化的标准,这是不是也是一个指标之一。比如说我这个园区里面无论是什么性质企业,多大规模的企业,给的标准就是同样的标准。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提到的污染,您刚才也提到整体环境,整体的容纳排污能力指标,这三个指标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包括像您谈到的分别对每家企业进行排污监测的同时,是不是也会有一些方法去设定个性化排污的标准?
吴奇锋:大自然对于环境的污染是有一定容纳能力的。无论是排出的废气,还是废水,在特定的场景下是可以自我消化的,这是大自然非常神奇的地方。这个纳污能力的测算是一个重要环保指标。
如果一个地方政府能够非常清楚的测算出当地的纳污能力。比如工业园区,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通过技术手段算出园区大概能排多少废气、废水,能够容纳多少的废弃物。在了解环境纳污能力的前提下,园区可以把纳污能力按照计划进行分配,决定可以建多少工厂。然后划定每个工厂的排量,估计经济价值有多大,对当地的贡献有多大。这可以非常科学的去平衡大自然的纳污能力跟企业的污染排放量,并找到既可以持续性的生产,同样也能保证环境质量的平衡点。即在大自然能消化污染源的前提下,保证经济增长的需求。
支持监测、监控:实现”纳污”与”排污”的平衡
程艳玲:您不久之前也是在人民日报的活动当中提到”平衡”这个理念。我们理解 平衡是很和谐的关系。就是您刚才提到的,一个是我们可以测算环境整体的纳污能力,另外可以根据纳污能力去安排或者规划整体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同时又有能力区别化的制定排污标准,可以检测每个企业的排污量,然后达到谁排污超标治理谁等等。这其实是很和谐的关系,我们先从理想化的角度讲,就是说我们第一个平衡点是可以理想化的,可以先测算容量然后再规划、再建设。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