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宏的戎装照。
红网时刻记者 陈宗昊 常德报道
如今,朱继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都能享受半价——除了偶尔出远门探亲,他很少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带来的优惠。
“我从2004年开始负责给安乡县供销社系统的下岗职工办理退休手续,老出门别人就不方便了。”采访过程中,朱继宏的手机不断响起,有咨询政策的,也有询问办理进度的,而他都十分耐心地给予解答,“能给供销系统的老同事们帮点忙,我很乐意。”
当兵既是报国,又是走改变人生的捷径
谈及从军生涯,朱继宏笑着说自己是虚报年龄才能当上兵。
1979年3月,他从安乡县安化公社新口大队参军,为的是给家里减少负担,也是为了给自己找条好点的出路。
朱继宏记得,当年全县应征入伍的新兵大概260人左右,“高考已经恢复,但对于农村孩子说,当兵比考学、招工相对容易,我们大队那年一共去了四个人,有一个在部队提了干。假如不参军,我们后来肯定和同龄人一样要么做农民,要么出门打工。”
新兵训练结束后,朱继宏被分配到广西军区边防三师。
“我在炮兵团,跟班长开一辆大卡车负责给阵地送炮弹。”出友谊关后的某一天,朱继宏遇上了安乡籍战友章海安,“他问我带烟没有,我掏出身上剩下的那包烟递给他,正准备去驾驶室拿包整的让他带上,他挥挥手就匆匆忙忙走了。”
朱继宏后来听其他战友们说,章海安“光荣了”,时间正是那天见面后不久。
在一次晚上往前线阵地补给弹药的行动中,朱继宏和同车的班长负伤。“我被送到广州的部队医院住了半年,评为三级伤残,还得了一个三等功。”
商业部门的吸引力,行政单位也比不上
负伤后,朱继宏修养了一年,痊愈后在连队担任文书。
“部队照顾我们考军校,呵呵,小时候读的那点书天晓得还剩多少,考了两次后自己放弃了。”
1986年,朱继宏从部队退伍。根据当时的政策,他可以被安置进入县粮食系统和供销系统。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计划经济占绝对地位,“吃统销粮”对一个农村青年的诱惑力是后来人无法想象的,这不仅意味着可以改变农民身份,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还能获得一份稳定而丰厚的收入。
“我挑了供销社,因为这是从小心目中的好单位啊。虽然粮食局也不错,但供销系统更有吸引力,连行政单位都比不上。”朱继宏举例说,自己担任商店营业员的第一个月拿了55块钱工资,“这在当时,绝对的高收入啊。”
1986年到2002年,朱继宏在安乡县三岔河供销社从营业员做到了商店会计,娶妻、生子,像每一个普通供销社职工一样上班下班。
“原以为自己能在供销部门一直干到退休,不料政策一变,拿了几千块钱买断金正式下岗。”朱继宏说,自己一开始有些无法接受现实,更痛苦的是生活一下子陷入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境地。
“想想牺牲的战友,什么都想通了”
“最困难的时候,是战友们帮助我拾起了信心。他们不仅积极了解相关政策,经济上互帮互助,更主要的是让我调整了心态——想想牺牲的战友,自己还有什么想不通的?”
朱继宏说,那段时间每到清明节,他都去广西的烈士陵园祭奠牺牲的战友。
“人呐,一同经历过战火,经历过生死,产生的情谊是金钱不能衡量的。下岗了,忽然没有单位归属感,战友情便更显得珍贵。”
2004年,朱继宏根据相关政策,回到了安乡县供销社,专门负责对接下岗职工的退休手续办理。尽管事情多且杂,但去找他办事的人总能得到他热情的接待,不管是领着人一趟趟跑劳动部门,还是上门或者通过电话向他咨询相关政策,朱继宏一点也不嫌麻烦。
2017年,电影《芳华》上映,朱继宏并没有去看,他说,“总有一天,我会走不动路,去不了战友的安息地,但是我们永远是过命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