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风袭击北方冬麦区
气象专家提醒,要立足抗旱,及时灌溉,积极防御
记者李赛报道 目前北方冬小麦收获在即,而徜徉在滚滚麦浪中的麦农们却并不乐观。5月4~7日,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轻度“干热风”天气将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形成。
据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娄秀荣介绍,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它强烈地破坏小麦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影响小麦灌浆成熟,千粒重明显下降,导致小麦显著减产。我国北方冬、春麦区在小麦产量形成期较易受其危害。危害轻的年份,减产在10%以下,危害重的年份减产在10%~20%或以上。
“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2℃,14时相对湿度小于等于30%,14时风速大于等于2米/秒,构成这3个条件,就可界定为干热风。”娄秀荣说。
据气象资料显示,5月4日以来,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明显偏高,新疆、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等省的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达33℃~37℃,加之麦田墒情偏差,冬小麦开花授粉和灌浆受到高温和干旱的影响,遭受不同程度的“干热风”危害。目前,北方大部地区仍持续无降水,气温持续偏高,气候干燥,促使农田蒸散量加大,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新疆、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西部旱情发展,春播作物出苗及幼苗生长也受到影响。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报,5月份冬麦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综合气象条件为光热有余,麦田土壤水分亏缺。西部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西部等地的旱情将持续,部分地区出现“干热风”的可能性仍较大,对冬小麦产量形成非常不利。为此,北方冬麦区各地要立足抗旱,开发水源,及时灌溉,积极防御“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促使冬小麦充分灌浆,提高籽粒重。
《中国气象报》200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