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优先,两手发力。再生水成为北京“第二水源”。2018年,北京市在GDP同比增长6.5%的前提下,用水总量控制在39.12亿立方米,其中新水用量不增反降,再生水用量达到10.7亿立方米,超过了当年南水进京总量。
既破解“水少”,更防治“水脏”。自2013年起,北京先后实施了两个污水治理行动计划,污水处理率由83%提升到94%,排查出的141条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越来越多的水系空间变成了鱼类的家园、鸟类的乐园、市民的公园。
增绿:
从沙尘漫天,到森林进城
天安门向南48公里的中轴线上,大兴国际机场宛如“钢铁凤凰”,傲立天地,展翅欲飞。沿着新机场高速一路向南,迎面而来的是一块块、一条条集中连片、成带联网的大尺度绿色空间,“穿过森林去机场”的景观徐徐展开。
环城皆林。仅2018年一年,北京就新增造林26.9万亩。
成果来之不易。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3%,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70年来,首都园林绿化围绕各历史时期首都的功能定位和发展任务,不断调整思路,与时俱进,实现了从“绿起来”“美起来”到“活起来”的新跨越。
西城区菜市口西北角是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的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2017年9月,这片“黄金宝地”在政府斥巨资拆违、腾退后没有变成写字楼,而是建成了森林公园。步入其中,树木繁茂,野草蓬勃,虫鸣鸟叫,不绝于耳,几乎让人忘记身处闹市。
对疏解腾退出来的地块,该绿的、能绿的都要先绿起来。北京市将近些年拆迁腾退出来的5200余公顷土地专项用于留白增绿,占到腾退土地总量的一半多。仅2018年全市就完成留白增绿1600公顷。
像广阳谷这样“近自然、原生态、多物种、多功能”的城市公园,北京已建成20多处。曾经被违建、污染企业、低端市场占据的土地空间,变成了城市中的一个个“林窗”,为市民带去夏日的清凉和都市楼宇中的森林美景。
让森林走进城市,正在一步步实现。
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擘画了未来北京市域“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绿色空间布局。未来,新造林与原有林地将连接成片,一片片蓊郁苍翠的林海拱卫京城;以水系和道路为纽带,一条条绿色廊道将连通曾经的“生态孤岛”,森林与城市逐渐融为一体。
到2022年,北京市域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5%,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2%,接近发达国家大都市的水平。
从沙尘漫天,到森林进城。不断拓展的绿色,平定了风沙,染绿了原野,装点了街巷。绿,已经成为北京的城市底色。当年的沙漠化边缘城市,正在大步迈向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生态建设者说
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陈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陈小年:
巡河护河唤回碧水清泉
见到老陈时,他正巡河归来。阳光炙热,他身上的衣服已经汗湿。简单打过招呼后,老陈走进屋里放下背包,一边擦汗一边说:“进入雨季,巡护工作更要做在前面。”
老陈叫陈小年,今年57岁,是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陈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永定河的村级河长。在基层工作,总有干不完的活儿,但陈小年总要挤出时间去巡河。今年4月初,陈家庄村又成立了由10名村民组成的护河队,从落实“河长制”工作向追求“河长治”迈出了一大步。
多年来,由于上游来水减少等原因,永定河部分河段时常干涸。随着今年3月永定河生态补水,引黄河水入京,门头沟段首次实现了不断流。“守护好母亲河,是我们应尽的职责。”陈小年说。
妙峰山段的永定河风景优美,这里也一度成了一些人的烧烤聚点,烟雾弥漫、垃圾遍地。去年以来,门头沟区集中对永定河沿岸烧烤等环境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整治完成后,永定河恢复了清澈,成了我们免费的大公园,村民都赞不绝口。”陈小年说。
更令村民振奋的是,随着地下水位回升,村里一眼干枯了近30年的泉眼今年重新出水了!老百姓保护绿水青山的劲头更足了!
北京市大兴区生态环境局进京口凤河营站负责人鲍晓胤:
严管严查留住蓝天白云
8月1日中午,骄阳似火。在大兴区104国道凤河营进京口,鲍晓胤正率领环保队员开展柴油车尾气检查工作。
“踩油门!”伴随喊声,鲍晓胤蹲在车旁,熟练地将仪器的采样管插入车辆排气管。长时间运行的车辆散发出阵阵热浪,再加上闷热的天气,检测完这辆车后,他已经是汗流浃背了。
“看远处驶来的车辆外观,根据车头、车灯等,大概能判断出这辆车出厂时间,也就知道是否属于应该淘汰的国三车了。最直观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尾气排放是否冒黑烟,或者尾气管周边是否发黑,就能初步预判车辆尾气是否超排。”多年来,鲍晓胤练就了“火眼金睛”,对于尾气超标车辆一查一个准儿。
大兴区位于首都南大门,扼守交通要道,进京车辆多,污染物易聚难散,治理难度全市“首屈一指”。像鲍晓胤一样,坚守在进京口、护卫蓝天的还有很多人。他们在大兴区4个主要进京道路实行24小时不间断执法。“无论白天与黑夜,无论春夏与秋冬,我们都会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严格检查、严格管理,守好北京南大门,留住首都的蓝天白云。”鲍晓胤说。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金增:
织绿补绿打造都市林海
8月5日上午,大兴新机场高速绿化区,雨后的炎热再次席卷而来,整个地表都蒸发着热气,给人的感觉就像蒸桑拿一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金增汗流浃背却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有了这场雨,这片刚种的油松‘温饱问题’算是解决啦。”说起身后这片8000多亩的林子,王金增不无骄傲,“新机场高速绿化是咱们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的重点工程,以后人们开车经过,满眼都是绿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显著加快生态建设步伐,连续开展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从2018年开始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不但要进一步增加绿量,更要提升绿化品质。“我们说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要让北京的绿色‘活起来’,就是要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让森林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为两轮百万亩造林的直接参与者,8年来王金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忙碌。“马上要入秋了,要抽时间多勘察几个地块,为秋季造林做好准备。”虽然累,他却满是兴奋与自豪,“新中国七十华诞就要到了,我们要用高水平的园林绿化产品献礼!”
(本报记者贺勇整理)
版式设计:蔡华伟
《人民日报》( 2019年08月20日12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