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談故宮文物南遷之旅
中新網蘇州6月29日電 (記者 鐘升)29日,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祝勇現身在蘇州舉行的江蘇書展現場,以“國家寶藏的前世今生”為主題,與公眾分享了自己在故宮博物院的所見所聞。
2020年就是故宮建成600周年。對於已經“進宮”十余年的祝勇來說,在故宮的每一天都是溫“故”而知新,總能有一些新發現。他說:“雖然大家經常談論故宮,但大家對故宮並不了解。拿經常被比較的台北故宮來說,台北故宮的文物總量其實不到北京故宮文物的一個零頭。和一般的博物館不同,北京故宮的文物呈現倒三角結構,頂級文物佔絕大多數,文物品級不在台北故宮之下。現在大家看到北京故宮展出的文物其實隻有藏品總量的0.6%。”
近年來,公眾對於故宮文物南遷事件議論頗多。在祝勇看來,故宮文物南遷“是古今中外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文物大遷徙”。1932年,隨著日軍加緊侵略華北,北京城中漸漸彌漫起了硝煙。當年2月,故宮博物院幾經猶豫后,開始陸續將文物遷往南京。
“南遷的過程非常曲折。大家到了南京才發現,當地根本沒有合適的地方來存放文物。《四庫全書》《韓熙載夜宴圖》等貴重文物在浦口火車站的車廂裡一放就是40多天。”最終,故宮博物院的老前輩硬著頭皮找到了當時代理行政院長一職的宋子文。宋子文即刻召開緊急會議,安排在南京修建存放文物的永久庫房。完成前,文物暫時存放於上海外國洋行的地下金庫。
1936年底,南京的庫房建造完成,1937年初南遷文物正式裝入庫房。但天不遂人願,當年7月,日軍開始全面侵華。年底,南京告急,故宮文物再次開始了“逃亡”之路。
祝勇介紹,文物遷出南京時,恰逢長江枯水期,能行駛的船舶不多。外國航運公司知道運送的是中國國寶,害怕引來日軍轟炸也不敢接手。加上南京的政府、機構等的遷出,場面一片混亂。“但老前輩們還是趕在日軍進城前,把大部分文物運出了南京,總共一萬多箱分三路向西部轉移。雖然大家都是文化人,但在國家危亡之際,我們也有自己的血性。”
據祝勇透露,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正考慮拍攝一部詳細反映故宮文物南遷的紀錄片,讓公眾准確了解事件的經過。也在故宮600歲生日之際,告慰曾經為了保護它而奮斗的先輩們。(完)
(責編:蔣波、丁濤)
人民日報客戶端下載手機人民網人民視頻客戶端下載
推薦閱讀
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見証人丨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邀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當代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大家,分享其求藝之路的藝術探索與思想感悟。 【詳細】
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 人民網文化頻道與“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媒體團一同實地走訪六大書院,深入挖掘書院文化中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探討書院參與地方及國家文化建設的作用、貢獻,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