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家住万柏林区西华苑的居民张明生发现,放暑假的儿子经常用手机上网络视频平台。面对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说软的不听,来硬的反抗,张明生头疼不已。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短视频作为新兴娱乐类应用受到未成年人的青睐,使用比例达到40.5%。而家长们寄予厚望的“青少年模式”,随手一点就能轻松避开,起不到多大作用。
孩子爱看 家长挠头
这个暑假,因为需要通过微信群和同学、老师交流,也需要通过 APP 完成作业,张明生给孩子买了手机。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他也没有过多干预孩子使用手机,想着让孩子放松放松。但前几天发现,孩子见他走进房间,一下子就把手机塞到枕头下了。张明生觉得奇怪,支开孩子,拿起手机,感到手机很烫,解锁后他发现,短视频 APP 还在运行。“肯定看的时间长,要不手机咋那么热?”他只好把孩子的手机管控了起来,等确实需要时再给他。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你觉得人家是跟同学交流学习的事情,可一交流就是两三个小时,一问就说是问作业呢。”没办法,他只好随时躲在旁边悄悄地看着。“咱总有不在的时候,哪能这么一直盯着?”好说歹说,软硬兼施,张明生也看不到明显的效果,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又不敢硬生生地没收手机,咋办?
和邻居、同事说起来,张明生发现,没辙的不仅是自己。“论手机,娃娃比咱耍得好。”很多家长无奈地说,孩子上手快、玩得溜,家长防不胜防,要和孩子斗智斗勇,不过时常还是事倍功半。
新鲜、奇特、有趣,加上碎片化的内容,一两分钟就能看完一个,不用持续“追剧”……这些都是短视频等手机平台带来的巨大乐趣。“看起来就停不下来,也不知道时间过去多少了。”说起短视频,几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两眼放光。
技术不行 实名不实
“现在不是都有防沉迷系统吗?孩子应该没那么容易一直玩游戏、看视频了吧?”既然自己不好管,不少家长把希望放在了平台的“防沉迷系统”上,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好。在家长刘女士的手机上,打开几个短视频 APP, 在首页都有“青少年模式”弹窗。弹窗内容大意是:为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出青少年模式,在该模式下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请监护人主动选择,并设置监护密码。
看上去挺好。但记者发现,如果不想进入青少年模式,那么只要轻轻一点“我知道了”那个选项,系统就进入正常运行。也就是说,如果不主动选择进入“青少年模式”,模式管控就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指望孩子自己进入这个模式?”刘女士撇撇嘴,不可能的。
其实,“青少年模式”也是“新兵”。吕建强是我市一家短视频平台的运营者,他介绍说,目前,好看视频、全民小视频等14家短视频平台及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 PP 视频4家网络视频平台,都在5月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而此前已经有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平台进行试点。这些平台几乎都采取了首页弹窗的方式通知用户可以选择进入“青少年模式”。
这个方式为啥这么容易就失去实际意义?“不管是大数据分析,还是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现在主动发现未成年用户还存在技术短板。”吕建强说,大多数平台并不能自动识别是否是青少年使用,对于是否选择青少年模式也没有强制措施。
那么能否通过机主信息来自动识别使用者并进行管控?答案也是不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给孩子办手机卡时,用的是自己的身份证。也就是说,从手机实名制获取的信息,都是家长的信息。
无法隔绝 养好习惯
《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当年7月31日,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明显高于同期全国人口的互联网普及率(57.7%)。小学生上网比例达到89.5%。而腾讯4月份发布的《未成年安全上网保护白皮书》显示,8.8%的未成年网民在5岁或5岁以前首次触网,81%的未成年网民在6岁至15岁第一次上网。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掌握新技术新工具,对网络的接受程度及依赖程度高于成年人。
吕建强表示,上面所说的《报告》在总结研判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趋势的基础上,也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如,健全约谈警示、定期巡查、联合惩戒、黑名单等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对未履行审核义务、放任不良信息传播的企业,依法高限处罚;推动企业严格执行“先审后发”制度,规范个性化推荐算法,网络游戏中强化实名验证及身份识别、防沉迷设置、家长守护工具等技术措施。关键是,制定措施之后要严格落实,要让一些违规平台真正受到处罚,才能把具体的防沉迷技术落到实处。
此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需要改进。大唐实验小学的郭老师说,要防孩子沉迷,首先是家长要以身作则。一些家长即使开家长会的时间也拿着手机看短视频之类的,这样的状态又如何要求孩子不玩手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有样学样,家长应该做个好榜样。她说,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对于成长在数字时代的孩子,不管是游戏还是短视频,都是无法隔绝的。养成好的习惯,除了孩子努力,也需要家长、老师等方方面面的督促、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