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風沙窩變成“金銀鋪”(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村調研行)(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18
摘要:鼓起了一股勁頭。脫貧致富根本靠內生動力。5年來,張庄村干部群眾的奮斗激情一直很高昂。村黨支部發展了4名新黨員,充實了有學歷、有見識、有能力的年輕黨員進班子,形成了堅強的戰斗堡壘。黨員干部走進村民家,就

  鼓起了一股勁頭。脫貧致富根本靠內生動力。5年來,張庄村干部群眾的奮斗激情一直很高昂。村黨支部發展了4名新黨員,充實了有學歷、有見識、有能力的年輕黨員進班子,形成了堅強的戰斗堡壘。黨員干部走進村民家,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說的是家長裡短,嘮的是收入發展。去年,村民董仙竹家的梨滯銷,村干部到她家裡發現一屋子的梨,趕忙幫助聯系銷售,很快以較好的價格全部賣了出去。董仙竹雖然60多歲,但除了種地外,還承包兩個蜜瓜大棚,每天在大棚裡超過6小時。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去年種出“蘭考瓜王”,得了2000元獎勵。如今,她家新蓋的二層小樓年底就能搬進去,做事更有拼勁了。她說:“干部天天為我們的事發愁,咱咋好意思不加油干?實現小康,俺家不能拖后腿。”談起勁頭,東壩頭鄉黨委書記宋鵬很有感慨:“看著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感覺自己就有使不完的勁。”這股勁,就是對群眾的親勁、抓工作的韌勁、干事業的拼勁。

  ■讓焦裕祿精神永遠閃光

  精神在,力量就在,希望就在。

  50多年前,蘭考縣的老書記焦裕祿在張庄探流沙、查風口,率領群眾植樹治沙,譜寫了一曲戰天斗地、改變命運的壯麗凱歌。“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決不離開這裡。”風沙中焦裕祿斬釘截鐵的話語至今仍在中原大地回響。睹物思人,56年前焦裕祿親手種下的那棵“焦桐”,如今偉岸挺拔,儼然一座豐碑,無聲地激勵和鞭策著蘭考和張庄的干部群眾。如今,張庄人不信邪、不認命、不服輸,黨員干部帶領群眾再向貧窮宣戰,展現了新時代的焦裕祿精神。

  我們在走訪中,感受最深的是當地干部的務實作風和群眾對黨組織、對扶貧干部的信任。

  脫貧攻堅期間,蘭考縣領導每周到村裡住一晚,了解群眾困難,指導脫貧工作﹔鄉鎮干部包村駐點,幫助設計脫貧方案,想方設法引領發展﹔村干部更是成了群眾的家裡人,大到貸款、辦廠、租門面房,小到看病、出行、處理垃圾,一一為群眾排憂解難。他們常挂嘴邊的話是:“老百姓有怨氣,說明咱工作沒到位。”“交流多了,矛盾少了,氣就順了,勁就足了。”

  看到黨員干部一個個掏心窩子幫助群眾,群眾的回報則是:黨叫干啥咱就干啥,齊心跟著干部走,肯定沒有錯!

  如今,張庄村干群和諧,鄰裡和睦,民風淳朴,好幾年沒有發生過治安案件。每周五晚上的“幸福家園”大講堂場場爆滿,群眾自發成立的“夢裡張庄”藝術團演出也很有吸引力。盡管脫貧走向富裕、日子好起來了,但張庄人的奮斗精神沒有減,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他們已經勾勒出未來的生活美景:“家家住洋樓,吃穿都講究﹔銀行有存款,兜裡花零頭﹔孩子讀書好,養老不用愁﹔村美產業旺,福氣享不夠。”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考察調研時曾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時間並不長,但給我們留下這麼多精神財富,我們應該給后人留下什麼樣的精神財富?回眸崢嶸歲月,展望美好前景,張庄人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決心用脫貧致富的成效實績和群眾的認可滿意,將焦裕祿精神這塊“金字招牌”在新時代擦得金光閃閃、熠熠生輝。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8日 02 版)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