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決勝時刻》出現4分鐘彩色“開國大典”
4分鐘彩色“開國大典”畫面截圖。
這幾天,一組“彩色高清”的“開國大典”照片在網上刷屏了!它其實來自20日將上映的電影《決勝時刻》的片末畫面截圖。昨天,記者採訪該片制片方了解到,片末這段長達4分鐘的“超級大彩蛋”正是當年“開國大典”的彩色真實影像。也就是說,這一中國歷史上最讓人激動和難忘的時刻,在4K技術的修復下煥新顏了。記者採訪南京多位從事影像工作的專業人士了解到,雖然就4分鐘,但肯定花費了很多人工和時間。
驚喜
一波“神級”劇照震撼全網
記者看到,9月16日,電影《決勝時刻》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波劇照,被網友點贊為“簡直神級”。微博配文為:#彩色的開國大典# 首次大銀幕呈現:歷史膠片修復彩色、高清4K的開國大典!身臨開國大慶之盛,清晰的面孔、震耳的歡呼,此刻真切感受到那個年代的呼吸,感受到穿越時空的震撼……
據悉,這是“開國大典”歷史影像資料第一次以彩色超高清畫質出現。一時間這條微博引發2.5萬轉發、3000多評論,網友們激動地表示,看到這些珍貴的歷史畫面,真是超級震撼,“仿佛身臨1949年的開國大慶,真切感受到穿越時空的可能”,“僅僅看劇照都能體會到那股難以言明的感動與自豪”。
4分鐘彩色“開國大典”將首現大銀幕
眾所周知,“開國大典”對新中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向全世界宣告了一個嶄新中國的成立,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每每回望時都不會忘記我們為什麼出發。在許多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影片中都會用到“開國大典”的歷史畫面,可我們也發現,“開國大典”的畫面是黑白的,觀眾從未在大銀幕上看到過這一時刻的彩色影像。
據悉,“開國大典”原來是有彩色影像的,遺憾的是一場火毀掉了這些珍貴資料,隻有一些黑白影像得以留存下來,無法看到彩色的“開國大典”成了不少人心中的一個遺憾。而電影《決勝時刻》作為一部向新中國七十華誕獻禮的史詩情懷巨制,在片末呈現了4分鐘的開國大典彩色畫面,而且還是高清4K畫面。
日前,該片在北京舉行提前觀影,有幸先看到影片的觀眾均被高清修復的彩色畫面震撼,表示這是看過最清晰、最真實的“開國大典”鏡頭。有觀眾激動表示,“70年后的今天再看這一歷史性時刻,依然震撼,依然感動到熱淚盈眶!”
採訪
導演:修復影像也“修復”遺憾
那這“開國大典”的4分鐘彩色畫面,是歷史真實畫面還是后續拍攝的呢?《決勝時刻》導演黃建新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段紀錄片段能夠以如此清晰的方式出現在影片中,也是一種“天賜良緣”,修復影像也“修復”遺憾。
黃建新表示,“有人跟我說,在手機上看到了毛主席在‘開國大典’的彩色錄像,我一聽就覺得很不尋常,因為我拍攝《建國大業》時,找遍了國內的資料庫也隻有幾段黑白影像。” 於是他趕緊去了解彩色影像的出處,才發現原來是美國從俄羅斯那裡找來的,用在一個美國的紀錄片中,“於是我們立刻派人前往俄羅斯。中國在1949年時,技術上很落后,很多新聞片、紀錄片都是俄羅斯拍的,可惜的是,俄羅斯的檔案倉庫發生過一次大火,很多珍貴的影像都燒掉了,我們最終在尚存的膠片中,找到了一段4分鐘的16毫米膠片拍攝的‘開國大典’的影像,於是就買了下來。”
他還透露,其實這段膠片的質量非常差,有劃痕、晃動、顏色脫落、焦點不實,“恰好當時中國有一家企業在研究4K修復技術,我就把這段膠片給他們去試,結果是‘煥然一新’,它的層次感比較少,卻足夠清晰,每一個畫面都如此鮮明、生動,這段罕見的真實素材能出現在影片中,是一件特別欣喜的事情。”
揭秘
“4K修復是費時費事的大工程”
記者採訪了南京多位從事影像工作的專業人士后了解,4K修復是一個工程浩大的事情,原來底片的基礎要好,用高清掃描儀掃成4K素材,然后修復和上色。如果底片質量差的話,需要修復師后期以肉眼觀測識別,逐幀進行手工修復,“一般來說,視頻和影像大多是每秒24幀,也就是一秒鐘的畫面是由24幅照片組成的,那就要一幅一幅進行修復,4分鐘就是5760幀。修復的過程也復雜,比如要調色,即還原原來的色彩,不是要創新,而是盡量保持原來的樣子。顏色也區分得細致,比如黃色也會分冷、暖,需要不同的攝影師參與配光,總之,非常費時、費事。”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不少老電影老視頻使用上了4K修復技術。近日還有消息稱,1989版電影《開國大典》最近也以全新4K技術修復了,該全新版本也將再登大銀幕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此片導演李前寬也向媒體表示,修復工作量巨大,修復團隊將24萬幀畫面一幀一幀地修復,是一個了不起的工程,比如影片中的10分鐘鏡頭,就需要600個人去做。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