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宝山一名女子报警称,有人在驾驶证被吊销期间仍驾车上路。警方调查,原来当晚该女子与男友周某因婚嫁礼金30万的事谈崩了,女子一怒之下举报周某开车回家无证驾驶的事实。目前警方暂扣了周某的机动车,并将作进一步处理。
首先,无证驾驶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不是因为30万天价彩礼谈崩,估计该女子也不会举报男友周某。此事过后,估计二人更难和好如初了。
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天价彩礼”事件屡屡曝光在公众视野,不管是城市也好,还是农村也罢,“彩礼”攀比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天价彩礼在农村地区较为普遍。黑龙江海伦市,当地彩礼25万到30万元;鲁西南一些农村,讲究“万紫千红一片绿”:1万张5元钞票,1000张百元大钞,50元钞票看着给,彩礼15万元起;河北广平县流行“一二三四五”:一个院落、两层小楼,百元钞票三斤、四轮汽车、男方父母不超五十岁,超过五十岁再加钱……
为何彩礼的行情越来越高呢?一些女孩的父母会把彩礼的多少,当成自家女儿的身价,甚至当成炫耀的资本。有一个现象值得思考,“越是贫困地区,越出现高价彩礼,反而一些大城市、南方一些经济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地区的彩礼不升反降。”而在河南吕楼村的“婚姻市场”来得更简单直接;如果按女方的学历来定价的话,通常的价格是:本科15万元、大专12万元、中专10万元。理由是,家里为供女儿上学借了那么多债,结婚时必须得到补偿。
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彩礼越是高,已足以说明天价彩礼是一种陋习,甚至发生了令人痛心的悲剧。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的陈老汉以一套在县城里购置的婚房和11万元礼金,给27岁的儿子娶了亲,但在2017年1月11日新婚之夜,小两口为了这11万元礼金发生争执,男方盛怒之下将新娘砸死。
从许多报道中,可以归纳出一些共性:在许多农村,彩礼越来越高;姑娘回乡下相亲甚至可以百里挑一、媒婆很赚钱;女性二婚甚至身体或智力有残疾的都被抢着要;兄弟多的家族被普遍嫌弃;大家开始不重生男重生女;婆家要哄着对儿媳好、否则儿媳会跑掉;贫困乡村出现越来越多的跨国新娘……
一些家长还是持有“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这种旧思想,认为女儿嫁出去后就是婆家人,自己辛辛苦苦养育这么多年,要通过彩礼赚回来。这种思想本质上把女儿当成了“商品”,当做敛财的工具,把钱作为衡量女儿价值的唯一标准,看似是拜金主义的体现,实质上,这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异化。而且放大私欲,贬低亲情,是一种畸形的为人父母观。这种畸形观念让“嫁女”充斥庸俗色彩,更是对亲情的践踏,让亲情在金钱面前显得低贱,这种情况下,要的彩礼越多,失去的真情就越多。
彩礼高这么,但彩礼的归属是谁?有兄弟的女孩,收了彩礼是要给兄弟们娶媳妇用的;而学历高的姑娘,她们的彩礼是爸妈要收回给她们上学的投资。显而易见,这一类女孩就是被父母当商品出来卖的,只不过有的用学历打扮了一下,卖相好、卖价高而已。商品哪有人格可言?
原本结婚是一件大喜事,但在部分地区却成了一种带着“铜臭味”的婚姻买卖,不得不说挺可悲的。如今,爱情和婚姻却在几十万元、跑车豪宅中被围攻沦陷,有的甚至成了台面上一个明晃晃的交易,又怎么能说不可悲呢?
有些国人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特别是村庄就是一个小型的熟人社会,家家户户都活在别人的舌头底下。就男方父母而言,因为怕别人指指点点,砸锅卖铁也要跟着“行情”走。就女方父母而言,同样怕别人指指点点,硬起心肠也要坚持“别人家女儿有的,我女儿一分不能少”。假如有的男性自身条件差点或家庭条件好点,或者女方自身条件不错,为了尽快将婚事定下,彩礼就可能高于平均水平。而这个价码,很快就会成为新的标准,群起追随。
最后因为天价彩礼,有些家庭一夜返贫,老两口一大把年纪还要打工还债。因为天价彩礼,很多村子刮起攀比风,建房子、买车子,一辈子的收入全捯饬到儿子的新房上,甚至跑到十几公里外的县城买房子。同村的姑娘一起嫁人,哪家彩礼少,哪家就抬不起头,甚至有女孩因此想不开喝药寻短。因天价彩礼离婚、逃婚,甚至骗婚的案例也不少见。
越穷的乡下,彩礼涨价越快,而且他们给了彩礼之后常常一贫如礼、甚至欠下高额债务。女孩的后半生,就嫁过去过着贫困的生活。她们是被父母典当到这种命运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