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阅兵中,由陆、海、空三军战机编成的空中梯队凌空呼啸而过,12个空中梯队160余架排列整齐的飞机按次序逐一亮相。其中,航空工业沈飞(以下简称:沈飞)生产的3个型号多架战机受阅。 鹰击长空,剑啸苍穹。在10月1日的国庆阅兵直播中,当沈飞公司生产的战机飞过天安门上空时,沈飞技术大楼三楼报告厅内沸腾了。当日,沈飞副总工程师级以上领导、各责任单位党政领导端坐在大屏幕前,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共同收看国庆阅兵直播盛况。当日12时21分,由沈飞制造的辽宁彩车行驶过天安门广场,全体人员再次欢呼庆贺,整个会场萦绕着自豪、欢乐、幸福的气氛。 训练3个多月 受阅飞机出勤率100% 2019年,沈飞公司接到参加国庆阅兵专项任务后,多次召开专项会议,沈阳地区厂、所、军专门成立国庆阅兵服务保障组织领导机构,制订《国庆70周年阅兵服务保障实施方案》,成立现场服务保障队,并建立专项工作制度,全力投入阅兵保障工作中,确保万无一失。 为确保3个型号飞机受阅训练良好进行,沈飞会同601所、空海军代表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参阅部队开展专访工作。在3个多月时间里,保障人员没有节假日、休息日,他们每天早早起床进场,直至下午六七点才能退场,需要处理问题,他们就连夜作战,确保次日飞行。 正是有这样一支能打硬仗的保障团队,沈飞的受阅飞机才实现了100%出勤率,一直处于良好的飞行状态。阅兵军方首长、部队官兵对沈飞3个型号受阅飞机的飞行性能和保障团队的工作态度、服务质量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受阅部队专门向沈飞赠送了锦旗。 控制彩车重量 沈飞为巨人穿“新衣” 10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区的彩车依次驶过天安门广场,其中,颇受关注的要属载有一个近7米高、带着翅膀机器人模型的辽宁国庆彩车。制造出这样既有工业技术、又有艺术美感彩车的工人主要来自沈飞。 辽宁国庆彩车宽6米,长15米,高10米,主车身成船型,既有能展现工业大省的机器人元素和钢铁元素,又有来自辽宁演艺集团的演员在车身上表演钢琴和芭蕾舞,整车都由彩色LED屏及灯带包围,炫彩夺目又极具科技感。 为确保项目成功,沈飞成立了“辽宁国庆彩车”专项团队,现场的工作人员每天6时许进场工作,有时需要工作到后半夜。说到辽宁彩车的最大亮点,莫过于飞翔的机器巨人。不过,这巨人也是彩车制作的最大难点。这个身高7米的大型机器人位于彩车前端,如果采用钢结构制作,体重达5吨,车辆会因前重后轻而出现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沈飞参加研制的人员在制作工艺上突破难关,利用新材料为机器人制造了“衣服”,将机器人总重量控制在两吨内,并采用先进的航空铣切技术,将机器巨人完美呈现。 机器巨人的制作难度大,装配难度同样不小。到北京彩车村,彩车组装时间只有3天,巨人的装配就需要一天,所有人员付出了努力……当辽宁国庆彩车驶过天安门广场时,在场保障人员含泪说:“值了!” 沈飞战机受阅 员工牢记航空报国 沈飞既能制造出最高精尖的飞机,守护祖国的碧海蓝天;又能生产出最精美的民用产品,服务社会大众。沈飞员工王刚、方文墨在10月1日受邀现场观看了阅兵仪式。方文墨告诉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作为劳动模范代表,我在天安门观礼台上亲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活动,深深感受到我们的党、国家和国防建设如此强大,内心万分激动与高兴。嘹亮的国歌响彻祖国大地,国威军威震撼世界!我来自航空工业沈飞,家中的祖孙三代都是沈飞员工,我们航空人把一架架战鹰送上祖国蓝天。身为航空人后代,我万分荣幸地在国庆观礼台上看着一架架自己参与生产的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沈飞员工范旭谦在观看阅兵直播后激动地说:“默默奉献的航空人,从不敢忘记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使命与责任,作为航空人,我更加坚定了为航空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亲身感受 沈阳00后小丫参与国庆群众游行 “那种感动与震撼这辈子都不会忘” 10月1日上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10万余人的群众游行中,由北京交通大学师生独立组建的“科学发展”方阵用最完美的英姿向祖国表达了祝福。10月2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采访了参与此次活动的沈阳00后大学生杨楠。 19岁的杨楠毕业于沈阳市第二十中学,去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该校独立承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科学发展”方阵的全部任务,方阵共有师生3575人,另有保障工作人员164人,是首都高校参与师生比例最高的高校之一。 杨楠介绍,该方阵自7月11日开始正式启动相关工作,开展人员遴选、政审、报名、前期培训等。在8月1日正式开始训练,每天训练7-8小时。自8月13日开始,参加了上级指挥部组织的6次合练,每次都是凌晨2时出发,中午返回。自9月7日开始,参加了4次长安街彩排,每次都是18时出发,清晨5时返回。 10月1日上午,怀着饱满的情绪和激动的心情,杨楠和3000余名小伙伴将交大师生的风采完美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杨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亲身经历和坐在电视前观看完全是两种感受,当数字‘70’字样的飞机在头顶飞过时,我真的是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那种感动与震撼,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本版稿件由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吕佳采写 沈飞供图
(责任编辑:李丹一)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