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埔南社区引进的第三方代表,福建一点蓝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刘潇婷介绍,在前埔南社区,社区、街道、第三方企业、业委会、督导员/志愿者、社区共建单位等群体的多方通力合作,贯穿于垃圾分类前期小区打造、点位优化、队伍建设、宣传教育、沟通协调等每个环节。过渡到维护期,居委会则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培养居民的分类习惯。居委会对居民的情况最为了解,可以有效组织积极分子、督导员入户,持续进行直接交流,了解居民需求,解决问题,带动更多人参与。另一方面,居委会对物业、业委会、保洁公司、街道、城管部门、学校等单位有天然的协调优势,搭建沟通机制,能确保工作稳定运转。”刘潇婷说,居委会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在垃圾分类的专业方面主动成长,保证了进入维持期后的顺利过渡。
垃圾分类考评员到各单位随机抽查。福建日报记者 陈旻 摄
引入第三方考评,当好“眼睛和参谋”
“对垃圾分类工作,一天都不能放松。”陈晓霞说,这是工作的责任感,也有来自考评的压力。
为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厦门市、区两级政府邀请第三方服务企业,采取明察暗访、层层检查的方式,进行垃圾分类专项检查考评,考核成绩关系到各相关单位年终考核的绩效。
在《厦门市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中,考评内容主要包括宣传引导、硬件配备、督导配置以及分类投放准确率等效果指标。
“前三项相对容易做到,各社区分数高低主要看效果指标。”负责思明区垃圾分类第三方考评的“厦门好猫”项目主管邱竹佳介绍,效果指标由考评员到小区实地查看、检查资料或开展问卷调查,逐项核查并拍照取证,对分类成效、硬件设施维护、督导履职三大方面进行考核。
考评员会随机抽取10袋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开袋检查、测算,纯净度为100%的方不扣分。对于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则是查看垃圾桶内的垃圾纯净度,若发现混装混运现象,一票否决。
在考评员手机中,打开“厦门好猫”自主研发的小程序,现场拍照、记录,就能自动形成考评日报、微信推文、PPT等,可以直接展示、传播,并报送主管部门和相关小区。
“每月社区考评情况会以文件形式进行反馈,每个季度的考评结果在媒体上公布。区垃分办根据考评结果,对排名末次的街道、社区负责人和社区主管进行约谈。”张水龙说,第三方考评机构可以成为政府的另一只眼睛,通过随机抽查考评,避免“宣传轰轰烈烈,实际有冷有热”的现象;还有考评“回头看”制度,随机抽取小区不定期回访,避免垃圾分类成为“一阵风”式的运动。
当然,考评不仅是拍照、登记,成为政府部门的眼睛,还要当好参谋。
在获取数据之后,“厦门好猫”建立考评档案、数据库和数据抓取、分析体系。针对各处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利用分析模型做综合研判,为小区改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参考。
“最终目的是,通过考评、督导、咨询、规划的一系列动作,从微观到宏观层面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张水龙说。(记者 陈旻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