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管窥新发地农批市场:源头直采不过是个“伪命题”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07
摘要:联商专栏: 距离1月份华南海鲜市场爆发疫情,已经过去大半年,本以为艰苦卓绝的抗疫之战终于快熬出头了,每个人都在渴望生活和经济都恢复到疫前的正常状态。 但是愿望实现似乎还很遥远,疫战还远没有结束。6月13日,首都北京新发地农批市场再次爆发疫情,

联商专栏:距离1月份华南海鲜市场爆发疫情,已经过去大半年,本以为艰苦卓绝的抗疫之战终于快熬出头了,每个人都在渴望生活和经济都恢复到疫前的正常状态。

但是愿望实现似乎还很遥远,疫战还远没有结束。6月13日,首都北京新发地农批市场再次爆发疫情,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北京本轮疫情已累计报告158例病例。且大部分与新发地农批市场有关。

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到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疫情似乎总是与农贸市场相瓜葛。

农贸市场,由此成为让人既爱又恨的地方。那么,农批市场能不能就此取缔或者外迁?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一、农批市场有多重要

首先,大部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农贸市场。特别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即便有人说,我不上农贸市场买菜,我选择环境更优越的商超和生鲜线上销售平台。殊不知,包括知名超市品牌在内永辉、物美等,以及城市各个角落中的生鲜品牌店,甚至线上生鲜配送平台,都离不开农批市场。

目前来看,还没有比农批市场进货效率更高的上游农产品供应渠道。尽管有些知名商超或以前置仓为主的线上生鲜配送平台打出“产地直供”的旗号,企图以此来给消费者制造物美价廉的感觉,但是考虑到进货综合成本和效率,它们依旧会更倾向从大型农批市场进行扫货。

就以北京新发地农批市场为例。

新发地疫情爆发后,在停休整顿期,为什么会在北京市爆发了一小波食材抢购潮?因为北京2000多万市民心里最清楚,他们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北京新发地市场是首都名副其实的大“菜篮子”和大“果盘子”。市场占地1680亩,管理人员1500名,固定摊位2000个左右、定点客户4000多家,新发地市场承担了首都北京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

这个被誉为“北京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的地方,每天一早不仅汇聚了乘坐公交赶来的北京中老年买菜市民,更是汇聚了大大小小的包括北京市以及周边省市的批发采购商。

首先,作为亚洲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的产品线是极为丰富的。日吞吐蔬菜1.8万吨、果品2万吨、生猪3000多头、羊1500多只、牛150多头、水产1500多吨。据统计,2019年新发地市场交易量1749万吨,交易额1319亿元人民币。

前往新发地市场的采购商里,有农贸零售市场(菜市场)的商户、各大商超的采购员、前置仓配送平台的采购商。据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大多数商超和生鲜配送平台,有40%-70%的生鲜采购份额来自新发地农批市场。

说好的源头直采,不应该是从农产品生产基地直接运货到各大商超吗?为什么还是选择批发市场采购?

源头直采这个词看起来很有吸引力,让消费者感觉便宜新鲜,但是真正实施起来也面临不少问题。

二、源头直采至今仍是个“伪命题”

首先,生鲜易损耗,要的是出货快,需要有专业高效的流通步骤,基地也不例外。从农户采摘到统一收购,到分拣打包到批量销售再到终端零售,这其中每一环都迫切倾向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源头直采则要求这其中每一环都包揽统做,难度非常大。唯有切分成各个环节,使得农产品从产地到门店,有更高效的流转,更专业的流转方式才能节省成本和时间。

举个例子,位于北京的某知名生鲜商超,在北京有100家分店,如果采取源头直采的形式,会出现哪些尴尬和成本?

首先,与基地的沟通成本。在基地确定后,要求种什么、怎么种,对种植的全程监管,什么时候采摘,和谁对接,种植人员如何管理等等,哪怕只是单纯地与基地农户沟通采购品种和数量,派人往返于基地,也非常耗费人力和精力。

其次,是物流成本高企。要实现基地直采,那么货车就要前往基地运货。而城市离农产品基地的距离大多远于城市离最近农批市场的距离的。农产品又有体量大、损耗高、毛利低的特点,这就容易造成源头直采采购农产品的物流成本高企。

再者,源头直采面临生鲜品类不全的问题。农产品源头直采很有可能要跑不同的基地才能实现蔬菜、水果、水产等品类的丰富组合,而作为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农批市场却可以实现一站式购齐。

还有一个尴尬是,源头直采的拣货和打包成本,一般的农产品基地没有分拣货品的机械和人力,这些也许统统得自己来。而在农批市场货品三五九等早已分门别类。

所以,无论是生鲜商超还是线上配送平台,对接农批市场是一个比源头直采更高效的方式。目前,尚没有比批发市场更高效和节省综合进货成本的采购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新发地市场在关闭后,次日就开辟了5个大型临时交易区以保证北京市的农产品供应。现阶段,唯有农批市场正常运行,才能实现农产品零售终端“保供应稳物价”。

对于各大商超和生鲜门店以及线上生鲜平台来说,源头直采在现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在我国还是一个难以实现盈利模型的伪命题。最多只能作为超前探索新农贸蓝图的一个补充。

那么,未来有没有可能实现源头直采与零售终端的无缝对接呢?

三、电商平台实现产地直销的一些畅想

也许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可以给我们一些畅想。就拿非常接地气的“后起之秀”拼多多来说,2018年拼多多宣布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农货上行平台之一,实现653亿元农产品及农副产品订单总额。

拼多多等线上产地直销的农产品取得了巨大成功,为此拼多多也加速开启了拼多多农园等自营农场,因着巨大的市场前景,拼多多们试图在巨大的农产品场地直销市场分一杯羹。

从产地到消费者,互联网的新打法,过滤了批发市场,但是与半斤、一斤的零售相比,这里也有一个必须“薄利多销”的成本考虑。为了分摊成本,农产品产地直发到顾客手中,必须3-5斤,甚至10斤、20斤起步。一下子买这么多,也许更适合家庭的批量购买。还有一个短板,在互联网上损耗较小的水果、干货等较容易实现产地直销,蔬菜谁愿意批量购买,谁又知道买来经过三四天的物流之后还能不能食用?

所以,产地直销也依然面临诸多短板。

源头直采长期处于“伪命题”状态,加上目前电商平台产地直销的种种短板,注定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生鲜零售终端将在很长时期内成为我国民生工程中不离不弃的“最佳组合”,二者将继续一道默默守卫着中国老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以及“米袋子”。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