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等待中,罗静喜欢绣十字绣,为了平抚心绪,也寄托了对孩子的思念。
儿时懵懂的诺诺,最初并不太支持妈妈登山。他还不懂妈妈追求的“成就感”是什么,却记得大人们总说“登山危险”。孩子忍不住问姥姥:“什么是危险呀?”“就是……就是妈妈去很远的地方,可能会回不来。”这个答案,让诺诺蒙在被子里哭了好几晚。
可坐在分享会角落,看到那么多叔叔阿姨夸奖着妈妈,他也会由衷骄傲。
一次无意看见罗静电脑里资料,他忍不住惊叹:““全世界登顶这座山的女人,只有5、6个?你登上去了?”一看妈妈点头,他夸张地鼓起掌。
虽然赞誉越来越多,但没有什么比儿子的肯定,更让罗静甜到心里。她渐渐不那么纠结了:“让追梦精神伴他一生,或许就是我能为他做的最好的事。”
▲罗静曾在背包上挂着两只毛绒玩偶,“它代表我的儿子,代表我们两个人一起完成我们的梦想。
直面恐惧接踵而来的死亡
跨过生活的一道道难关,山上等着罗静的,还有步步惊心的恐惧。雪山第一次对罗静露出生死残酷,在她的第3座8000米——世界第3高峰干城章嘉。
那时的罗静,还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海拔已近7900米,她的夏尔巴向导却经验不足,害怕到临时下撤。丢下她一个人,不知该上该下?
“前面路绳都没了,看着像个乱石堆成的鬼门关,一滑可能就掉下去了……但你看,前面在爬的老头,没氧气也没协作,一条腿还是假肢。你好歹四肢健全,怕什么……”
彷徨在“鬼门关”的罗静,录视频的声音都在抖。望着靠假肢登山的匈牙利老人,努力平息紧张到发颤的四肢,她心一横,继续上。
那是让罗静事后也后怕的一次攀登。最终15人登顶,她是唯一女性。下撤中,却有5人滑坠遇难,包括曾激励她前行的独腿老人,还有一个个才互相加油打气的山友……
“我从没见罗静那么痛心过。”田雨苗记忆里,即便家庭变故,她也没流露太多脆弱。干城章嘉归来,整个人却像懵了。回忆着照片上一张张黝黑笑脸,一次次忍不住泪如雨下:“照片里所有人都没了,除了我……”
▲干城章嘉攀登中的山友,照片中除了她,另3人均遇难。
“那是我攀登心理的转折点。”罗静自认是个小女人,最初只是本能爱山,并没太多思考。第一次直面生死的冲击,让她真正开始陷入沉思。
“登山是一项具有内在危险性的运动……”罗静特地找出一年前遇难登山者严冬冬的旧作《登山、死亡与生存》,穿过单纯向往,她试图进一步理解登山真相。文章才看完一天,新的噩耗竟又传来。
2013年6月,南迦帕尔巴特峰大本营枪声响起,杨春风、饶剑锋等人遭遇恐怖分子袭击,不幸遇难。中国民间登山者即将实现的14座追求,也就此退回漫漫长夜。
▲墓碑左起:杨春风、饶剑锋、陈宏路,均于南迦帕尔巴特峰恐怖袭击中遇难。
在地铁收到消息的罗静,不知自己怎么哭着下车,拥挤人潮里,无头苍蝇四处转着,就像忽然没了方向。没有杨春风做榜样,她也许没勇气登第1座8000米。没有饶剑锋的鼓励,当时快放弃的她,也许不会顺利登顶第2座马卡鲁……
“你们走了,山也空了。”导师、好友,当时民间登顶最多8000米级雪山的两位前辈,一下都走了,罗静的心也跟着彷徨。已报名的7月迦舒布鲁姆攀登,也在恐怖分子地界,还能去吗?
朋友眼里,那是罗静最乱了阵脚的日子。凡事自己做主的她,反常地给朋友一一打电话。电话这头,买机票的手指,停在鼠标上,一整天没敢点“确认”,电话里一遍遍问朋友:“你说我去不去?”
可即便所有人劝她取消行程,穿过漫长如一世纪的13天,罗静还是独自飞往巴基斯坦,默念着一个外国登山者发来邮件所写的:“不要被恐惧控制了内心”。她说,这句话影响一生。
▲迦舒布鲁姆Ⅱ峰峰顶,罗静掏出饶剑锋照片,掩面哭泣
亲历雪崩
“你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从前田雨苗总想劝阻罗静,可当死亡接踵而来,她反倒不再劝了。最坏的事都闯过了,再发生任何事,她相信罗静都能承受住了。
尤其2014年夏,当罗静成为登顶K2的首位华人女性,整个登山圈刮目相看,品牌商也投来部分赞助。一片看好之下,她有了更大胆想法:2015年一年尝试还剩的7座8000米。
心气正盛,更大冲击却劈面而来。2015年7月,当她正行进在世界第12高峰布洛阿特,猛一阵轰隆隆巨响,迅猛而下的大雪团,瞬间裹挟住她,连翻带滚,直冲出50余米……
除了惊恐,那一刻,她脑子里唯一闪念是:完了,这次真完了,再见不到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