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懋征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2004年9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霍懋征家
北师大毕业照
1955年给二年级的学生上课
霍懋征,1921年9月生于山东济南一个教师家庭,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时,这位大学高材生放弃留校机会,毅然选择了小学教师的岗位,一教就是60年。1956年,35岁的她被评为共和国首批特级教师,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她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在全国各地推广,人们把她和南京的斯霞并称为"南斯北霍"。
2004年教师节前,温家宝总理来到霍懋征家里,看望这位为小学教育奉献了毕生精
力的83岁的老教师。此前几个月,温总理曾在北京几名教师的来信上亲笔批示:"霍懋征老师的模范事迹,充分说明高学历人才从事基础教育具有深远意义。"教师节后,教育部党组做出决定,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向霍懋征、邹有云、黄静华、盘振玉、林崇德五位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
温家宝总理来看望时,
差点挤不进她的小屋
北京阜成门外白堆子,钓鱼台国宾馆北门附近一栋居民楼里,二层一套略显狭窄的居室,就是霍懋征老师的家。按下门铃,开门的是小保姆,冲出来"汪汪汪"迎接客人的,则是两只大"京吧"。进到屋里,霍老师笑着说:"我喜欢小生命,是'陆海空三军司令',那屋鱼缸里养着小金鱼,阳台上是鸟。每天我在这屋写东西,外面鸟语花香,屋里小狗围着。闲了就喂喂鱼,喂喂小鸟、小狗。"
走上阳台看看,果然挂着两副鸟笼,各养着一对鹦鹉。阳台一角还支了个小课桌,霍懋征说:"我爱坐在这儿看书写东西,你看这里视野多好!"我探头往外面看看,下面紧临着一个十字路口,车来人往,市声嘈杂,用今天时尚的住宅标准来看,这里绝不是个"宜居"的地方。但年已耄耋的霍老师倒把小阳台当成闹中取静的所在,也许她是凭借阳台这个窗口,在保持和外面大时代的沟通?
霍老师告诉我,这屋里的两只大狗是"京吧",另一间屋里有着另一个狗家庭--三只小"博美"。"每天两只大狗跟我一床睡。晚上看完电视,我一站起身来,关上灯,它们就乖乖地跟着我去卧室了。"她又一指沙发上、柜子上的许多绒毛玩具,"那些都是给小狗玩的"。
84岁的霍懋征,身材高大,腰板挺直,精神健旺。大概是因为一辈子教小孩儿吧,率直的性格和天真的童心始终没有离开这位老人。她带有几分自豪地告诉我:"昨天上医院检查了,什么病也没有,血压也正常。"虽说早就退了休,但她每天依然伏案工作近10个小时。
我们在沙发上落座。环顾四周,温总理和霍老师的合影摆在显眼的位置,还有几个镜框里是她和学生们的合影,照片上的学生有髫龄少年,也有鬓发灰白的中年人。谈话自然地回溯到去年教师节温总理的探望。霍懋征说,总理来之前,国务院秘书处的同志先来了一趟,"来看看我的房子。他们说你还有间大点的房子没有?我说对不起,我没有。"这些年来霍懋征当然有机会调换大一点的房子,但都被她婉拒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再说在这里也住习惯了。""9月5日那天,一开始总理都进不来屋,因为市里的领导们已经把屋子挤满了。"
从当天的电视新闻中,人们看到了温家宝总理和霍懋征老师亲切交谈的一幕。那是一个教师家庭出身的总理,对一个毕生从教的老教师的敬慕。报纸上记载了温总理的一段话:"我对教师很有感情,我的爷爷、父亲、母亲都是教师。"温家宝深情地回忆说:"那时家里很小,夜里我睡醒了还看到他们在备课,我很敬重教师这个职业。"
霍懋征很有感触地说,这一辈子自己真的挺幸福:1949年作为教师代表到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亲耳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时解放军列队通过天安门,骑兵连好威风啊,有红马连、白马连……我那时就暗下决心,一定当一个新中国的好老师。" 五六十年代她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周总理在接见时称她为"我们的国宝"。
大学高材生执意教小学,在当年是个令人费解的举动。如今,这个教育世家已经到了第四代
我问霍老师,当年大学毕业是怎么想到去小学教书的?那个时代大学生教小学非常罕见。她说,这要从我的母亲说起。
霍懋征的母亲是个中学教师,在山东济南一所中学里教音乐。幼小的霍懋征目睹母亲对学生的种种关爱和学生们对母亲的敬爱,那份师生之情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父亲出国留学,回国后另外有了女人,不再对这个家尽义务,母亲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作为大女儿,霍懋征很小就帮妈妈分担家务,照顾弟、妹。"济南的家门口是一条小河,我常挎上篮子到河边洗衣服,有一次肥皂掉到河里,我急忙伸手去捞,脚下一滑就掉进河里,好不容易才爬上来,那时我还不到10岁。"十一二岁她就自己做饭、收拾屋子、买菜,照顾弟弟妹妹。"家里的生活只能勉强维持,我有个窍门,买菜花一块钱,我说八毛,好让妈妈高兴。"让妈妈高兴的还有,霍懋征从小学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