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信息显示,苟晶所指的邱某,出生于1943年,是一名高级教师,曾任济宁市实验中学语文学科组长,曾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如何提高说明文的教学质量》等论文20余篇,多次荣获城区十佳班主任、优秀教师奖,1998年获得济宁市五—劳动奖章。济宁市电视台多次报道其模范事迹。
期盼揭开旧伤疤
“对于我老师,其实我也是蛮复杂的一种感情。”苟晶说,“的确,他教了我三年语文,让我有了很扎实的语文功底,这份语文功底能让我在工作当中,对我有很多的帮助。我是有这种感恩之情的。但是我觉得,老师应该是认识到自己的这种错误,敢于揭开自己的伤疤才对,甚至揭露跟他一起去操作这件事情的人。”
苟晶的讲述是否真实,仍有待调查。截至记者发稿,济宁市相关部门尚无对此事的回应和通报。济宁市实验高中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是比较久远的事了,咱这边也不是非常了解这个情况,乡镇政府机关单位应该也都注意到这个情况了,他们应该还得再调查。”
苟晶说,目前她对自己高考的情况仍不清楚,希望借此机会揭露背后的链条,探清更多谜团,比如邱老师女儿是如何顶替她的身份,又让她多年来无法察觉,这其中是否涉及学籍、户籍档案造假?“现在有没有我不知道,但当时的确应该是有一条产业链的,不然不会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
值得注意的是,在苟晶参加高考的1997和1998年,互联网技术尚未被广泛应用在高招录取中,直到1999年,全国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培训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10省(区、市)率先进行网上录取试点,考试招生部门才开始建立考生电子档案。
2002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才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注册并开通。苟晶曾用自己的身份证查了学信网,没有自己的学籍信息。
6月23日,发了微博一天后,在浙江湖州出差的苟晶,接到来自济宁市相关部门的多个核实信息的电话。这天傍晚,邱老师即带着女儿、女婿去村里看望苟晶的母亲。苟晶说,邱老师有一儿一女,儿子几年前因病去世,女儿顶替苟晶大学毕业后,在济宁一所中学教书,任后勤部老师。
“邱老师和我母亲说,他们日子过得也很不容易,女儿、女婿到晚上都要出去摆地摊。”苟晶称,与此相对的,她在高考落榜后,赴浙江温州打工,进入电子商务行业,如今担任管理职位,她的女儿去年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6月24日晚,任城区政府发布《情况通报》:6月22日,有网民发帖称:“1997年参加了高考,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学,被人顶替……”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区纪委监委、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公安分局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迅速进行调查核实。目前,调查组已与发帖人建立联系,并派出工作组前往发帖人住地,见面沟通,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记者获悉,6月24日晚,调查组赶赴苟晶出差地湖州,工厂监控录像显示,一名疑似邱老师的老者,也随调查组人员而来。25日上午,调查组已与苟晶在浙江湖州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