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记者 黄应来 通讯员 粤统
“过去35年,广东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GDP年均增速达13.3%,总量连续24年居全国首位!”广东省统计局昨日发布报告《改革开放三十五年广东发展实现若干重大跨越》。“在35年的发展中,广东实现了若干重大跨越,每一次跨越都是广东发展的里程碑。”报告指出。
GDP年均增速达13.3%
“改革开放35年以来,广东面对一系列重大机遇与挑战,始终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连上新台阶,综合实力不断实现大跨越。”报告指出。
“过去35年,广东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统计专家表示。这首先表现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1979—2012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2.8%,中国增速为9.8%,广东增速则达13.3%,是世界速度的4.8倍,中国速度的1.4倍。持续较快的经济增速,推动广东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1978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仅185.85亿元。自1989年开始,广东GDP总量超越江苏,此后在全国一直保持首位,到2012年已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在1/10—1/8。
统计专家分析指出,细数广东GDP所实现的几次大跨越,2000年首超1万亿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07年达到3万亿元,2011年则跨上5万亿元的新台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广东GDP在1998年超越新加坡,于2003年赶超香港,于2007年赶超台湾,取得“亚洲四小龙”四超三的佳绩。
其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向1万美元大关靠近。预计2013年广东人均GDP超过9200美元,离1万美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民营经济已占半壁江山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广东对转变发展方式重要性认识不断深化的35年,也是广东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35年。”报告指出。
具体体现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35年来,广东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取得长足发展,农业基础稳固、工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广东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9.8:46.6:23.6逐步调整为2012年的5.0:48.5:46.5。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出现两次重要转折,第一次是2000年,当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减少到10%以内(9.2%);第二次是2010年,当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减少到5.0%。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呈逐步提升态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于1998年突破40%,此后该比重一直在40%以上稳步增加。
“民营经济已占半壁江山。”报告透露。2011年,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6%,已占到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图表:杨佳
2012年,民营经济达29319.97亿元,占GDP比重继续提高为51.4%;民营经济上缴税金6467.82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49.1%;民间投资10177.28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2.7%,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广东经济内生增长的主力。
过去35年,广东城镇化进程取得历史性巨大成就,城镇化水平接近70%。2012年,广东10594万常住人口中,有7100多万人属于城市人口。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2.3倍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并逐步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努力提高广东人民生活质量,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百姓。”报告表示。
首先,居民收入大幅提高。35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出台了一系列增收措施,确保了城乡居民收入和财富的快速增长。1986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1000元;2001年则突破10000元大关;2012年达30227元,突破3万元大关,比1978年增长72.3倍。1990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2012年达到10543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比1978年增长53.6倍。
其次,居民财富拥有量显著增加。2000年末,广东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5年末突破2万亿元,2011年末突破4万亿元,2012年末进一步增加到46265.58亿元。
同时,居民生活显著改善。2012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396.35元,比1978年增长55.0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458.56元,比1978年增长39.3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2012年,广东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9%,比1978年下降29.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1%,比1978年下降12.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