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北京发生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市场于6月13日凌晨3时起紧急休市。经过一个多月的战“疫”,北京有效控制了此次疫情。经历了全面消杀、升级改造后的新发地批发市场,全面取消零售功能,分期复市。记者近日走进新发地批发市场试运营的周转新区进行探访。这里于7月31日试运营,主要供应苹果、梨、姜、蒜。升级改造后的新发地批发市场严格执行“批零分离、干湿分离、生熟分离”,采取“卖方注册制,买方会员制”的措施,供货商(卖家)和采购商(买家)均需按照“注册—预约—进场—交易—离场”五个环节完成交易活动。交易按规矩进行,一切都“在线”。图为8月6日,供货商在新发地批发市场周转新区入场时进行农产品抽样检测。(来源:中新社 摄影:富田)
中新社北京8月13日电(记者 杜燕)驾驶载有十吨生姜的货车,彭伟波准备从指定入口驶进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通过人脸识别后,他把货车停在电子地磅上,立即跳下车,测体温、取样品进行检测。
这是来自山东莱州的彭伟波首次进入已经休市两个月的新发地批发市场。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在新发地这个亚洲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谋生的人们,不得不按规矩交易、一切“在线”,迅速走上专业化、智能化之路。
6月11日,北京发生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市场于6月13日凌晨3时起紧急休市。
经过一个多月的战“疫”,北京有效控制了此次疫情。截至8月6日24时,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累计确诊的335例病例,全部出院。
经历了全面消杀、升级改造后的新发地批发市场,全面取消零售功能,分期复市。
记者近日走进新发地批发市场试运营的周转新区进行探访。这里于7月31日试运营,主要供应苹果、梨、姜、蒜。
市场内拆除了许多有安全隐患的建筑,并通过绿化、粉刷墙面、梳理通讯架空线以及对市场周边及相应区域道路进行整治等,改善市场内外环境。
环境变化之外,备受关注的是交易流程的再造。
与以往车辆、人员随进随出不同的是,升级改造后的新发地批发市场严格执行“批零分离、干湿分离、生熟分离”,采取“卖方注册制,买方会员制”的措施,供货商(卖家)和采购商(买家)均需按照“注册—预约—进场—交易—离场”五个环节完成交易活动。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副总经理顾兆学接受采访时介绍,市场按经营品类划分区域,买卖双方车辆要通过预约制进场,即买卖双方需通过新发地批发市场微信公众号填写个人、车辆、货物等信息。
和彭伟波一样,许多卖家在进场前完成注册、预约这些最基本的交易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能成功进场,因为根据市场的新规,买卖双方入场时须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人车信息核实,货物过磅称重和抽样检测,人员体温正常及各类信息等无误方后可入场。
进场交易,彭伟波也有新体验。
和以往售买不分区相比,如今,买卖双方入场后需进入各自指定售卖或采购区域停放车辆。进场后,卖方要穿红色马甲、买方穿黄色马甲进行交易活动。交易成功后,由场内摆渡车将货物从售卖区域运送至采购区域。
穿上红色马甲的彭伟波在售卖区停好车,等待买方。而日常在新发地批发市场西北方向大约5公里外一家菜市场卖菜的商贩曹庆民,此时已穿上黄色马甲开始物色菜品。
“这里变化太大了。”看着一排排整齐停靠的货车,车前没有人车混行的场景。得知市场试运营的消息后,重回这里进货的曹庆民说,以前在市场里开着车到处“逛”着进货,现在划定了售卖区、采购区,管理也严格了,“不穿黄马甲根本不让进”。
交易按规矩进行,一切都“在线”。顾兆学表示,市场启用了智能管理系统,对人、车、物实现可査询、可追溯。
正如记者在大门入口处所见,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货运车辆进出市场的时间、运输物品的种类、联系人等信息,同时实时准确统计进场货物总量等。
除此之外,市场内新设立包括公共卫生监测、环境消杀、智能溯源、检验检测中心等驻场办公室,加强市场相关区域消毒及人员健康监测等,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食品安全工作,规范市场管理。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稳步推进分期复市。据悉,8月15日主市场铁路以南区域将对外开放营业,届时恢复市场正常时期果蔬交易量的60%;主市场铁路以北区域计划9月10日前对外开放营业,届时将实现新发地批发市场全面复市,果蔬供应能力将达到历史同期水平。(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