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北京海淀16年不间断垃圾组分分析 辖区垃圾量较5月1日下降1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9-28
摘要:北京海淀16年不间断垃圾组分分析 辖区垃圾量较5月1日下降10%

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北京市海淀区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区属环卫中心科研所,16年来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垃圾组分分析,以进一步预估未来厨余垃圾的分出量,提出优化垃圾分类措施、厨余垃圾有效减量相关建议,为厨余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规模、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项目开展、厨余垃圾分类运输车辆配置优化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探索未来海淀区生活垃圾的处置,为垃圾减量空间及方向提出科学依据。

目前,海淀辖区其他垃圾量较5月1日开始前下降了约10%,基本达到阶段性垃圾分类预期效果。全区小区厨余垃圾分出量从平均每天51吨增加至8月的328吨,增幅543%,分出率也稳步提升,目前已经达到19%。其他垃圾含水量明显降低,大大降低其他垃圾收运过程中因臭气和垃圾污水造成的二次污染风险。

微信图片_20200924163329

高级人才分拣垃圾”

科学手段挖掘垃圾减量潜力

    近日,记者跟随海淀区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来到曙光街道密闭式清洁站进行采样。只见工作人员带好口罩和手套,做好安全防护,开始隔车随机采样;经过两次四分法之后,采集约50公斤垃圾作为该区域的代表样品。

结合当前海淀区厨余垃圾现状,科研所立项《海淀区厨余垃圾现状调研分析》区级调研课题,以海淀区厨余垃圾现状为研究基础,包括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为主产生的厨余垃圾(不含餐饮单位产生的厨余垃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全区厨余垃圾现状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源头分类、收运、处置全链条,重点研究厨余垃圾投放与分类收运环节。

“结合厨余垃圾身份识别系统与称重系统,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选取典型区域收集站点进行现场调研,开展其他垃圾及厨余垃圾采样工作,并对其物化特性进行分析。”科研所副所长任智慧告诉记者,每一位到密闭式清洁站分拣垃圾的工作人员都是高学历研究人员,结合居民生活习惯特点,创新组分分析研究方案,他们亲自取样分拣,亲自计量记录,亲自实验测定分析,以专业性和科学性确保研究结果更加精准。

垃圾取样回来后,科研人员在科研所中的实验室里还需进行一系列实验分析。经人工分拣、烘干、粉碎后,开展组分、含水率、容重、热值、灰分、有机质及重金属等指标的检测。得出数据与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后进行对比,从垃圾产生量、组分变化、物化特性、终端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曙光街道密闭式清洁站负责人(海淀环卫五队副队长)郝铮告诉记者:“研究人员会每周定期来垃圾楼采样,他们得出的数据和结论,对于我们在执行垃圾分类收运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指导垃圾楼的进站垃圾质量甄别工作,促进低值可回收物的再生利用,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对于提高政府对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提供数据支撑。

从研究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在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其他垃圾中厨余类的占比为57.37%,《条例》实施后,该值降低到32.74%,这一方面反映了《条例》实施后厨余组分已从以往混合的其他垃圾中分出较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厨余垃圾进一步从其他垃圾中分出的潜力还很大,还需要市民及相关部门继续努力做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儿。

微信图片_20200924163333

16年研究见证垃圾组成变化

为垃圾减量及方向提出科学依据

据了解,海淀环卫科研所自2004年起就开展了关于垃圾组分的测定研究,一直持续至今。课题实施前,海淀区对生活垃圾组成及特性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垃圾终端处理设施也比较单一,仅有填埋,随着海淀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日益增长,填埋处理带来的土地占用、恶臭及渗滤液等问题逐渐凸显,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被也逐步提上日程。

课题开展以后,科研所通过选取海淀区有代表性的多个功能区进行采样及实验室检测,准确掌握了有关海淀区生活垃圾组成、容重、含水率、热值、灰分等大量研究数据,不仅填补了海淀区生活垃圾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为海淀区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更为为海淀区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建设及运行参数确定提供了有力支持。课题开展的16年,也见证了海淀区生活垃圾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垃圾组成变化。

尤其在自今年5月份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科研所对垃圾组分的分析在执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垃圾分类需要及时对实施方案作出调整,在执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垃圾组分分类,增加分析采样点位、加大采样频次,以期全面了解全区垃圾分类开展实效,为海淀建立更加优化的垃圾分类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垃圾减量空间及方向提出科学依据。

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北京市海淀区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区属环卫中心科研所,16年来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垃圾组分分析,以进一步预估未来厨余垃圾的分出量,提出优化垃圾分类措施、厨余垃圾有效减量相关建议,为厨余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规模、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项目开展、厨余垃圾分类运输车辆配置优化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探索未来海淀区生活垃圾的处置,为垃圾减量空间及方向提出科学依据。

目前,海淀辖区其他垃圾量较5月1日开始前下降了约10%,基本达到阶段性垃圾分类预期效果。全区小区厨余垃圾分出量从平均每天51吨增加至8月的328吨,增幅543%,分出率也稳步提升,目前已经达到19%。其他垃圾含水量明显降低,大大降低其他垃圾收运过程中因臭气和垃圾污水造成的二次污染风险。

微信图片_20200924163329

高级人才分拣垃圾”

科学手段挖掘垃圾减量潜力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