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延险骗保屡上热搜。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发布消息称,近日鼓楼警方成功侦破一起航班延误保险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李某从2015年至今,通过购票虚构行程,在累计近900次延误航班中获得了高达300多万元理赔金。
涉嫌骗保案件检察机关已介入侦办
刚刚,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发布警方通报,关于网民关注的“南京警方破获女子利用航班延误骗保300多万元”的案件,经查证,2015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女,45岁,山东青岛人,曾从事航空服务类工作)多次伪造航班延误证明等材料,虚构航班延误事实,骗取巨额保险金。目前,检察机关已提前介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案件起因:某保险公司报警发现李某用多人身份理赔
据称,2020年4月,南京鼓楼警方接到某保险公司报警,称在触发航班延误险赔付的情况下,公司发现以李某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护照号、身份证号多次进行理赔,怀疑可能遭遇了保险诈骗。
在李某住所,办案民警搜查到大量用于记账和航班信息的纸质笔记材料,以及电脑中多份航空延误险异常说明样表,这些样表清晰记录了其向各大保险公司索赔的详细信息。南京警方介绍说,这些材料是嫌疑人为了骗取航空延误险所做的工作,每一张表上记录的都是嫌疑人经过筛选带有航空延误险的保险公司。比如她买了某家保险公司,会在那家上面打个勾,等到赔付之后她会把它划掉,意思是钱已经到位。在整个表格下面有一串数字相加,是所有理赔金进行算账得出的总额。
警方通报:李某骗保分为三个步骤 多次伪造航班延误证明等材料
根据警方通报,李某的骗保行为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选取延误率高的航班。因李某曾有过航空服务类工作经历,有提前获取航班取消或延误信息的途径。为此,她挑选了延误率较高的航班,再去查航程中有无极端天气,以判断航班延迟概率。
第二步,虚构不同身份购票并大量投保。据了解,除使用自己身份外,李某还从亲朋好友处共获得20多个身份证号以及护照号以逃避系统核查,虚构不同身份进行机票购买。同时为了更具隐蔽性,李某每次购买机票都要用4、5个身份。而每一个身份,最多购买30到40份延误险。
第三步,关注航班信息,伺机退票索赔。若了解到航班延误几率不高,李某会在起飞之前把机票退掉,尽量减少损失。而一旦航班出现延误,李某便开始着手向保险公司索赔。
此外,根据警方最新通报,李某还多次伪造航班延误证明等材料。
经初步统计,从2015年至今,李某等20多人共实施诈骗近900次,获得理赔金近300万元。最多的一次是一趟航班中,李某本人以5个人的身份索赔到了10多万元。
航延险骗保事件屡上热搜
近一段时间来,航延险骗保事件屡上热搜。今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披露了该市首例航延险系列保险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杨某、何某等人招募组建团队,以免费乘机住酒店并提供一定报酬为幌子,对外招揽乘机人。之后,犯罪团伙根据掌握的航班延误信息购买对应航班机票,并分别通过保险公司官网、保险代理公司等渠道重复投保多份航延险,虚构被保险人需要航空出行正常如约达到的事实,并使用私刻的航空公司及机场印章,伪造多份航班延误证明,分别向各家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涉案金额超过2000万元。
今年4月南京某企业高管也因涉嫌航延险骗保案被刑拘。2020年4月,南京警方也通报一起涉嫌航延险骗保案。月薪2万的南京某企业高管汤某,因通过网购他人身份信息,购买机票和延误险,半年骗保707笔共14万余元,涉嫌保险诈骗已被江宁公安依法刑事拘留。
江苏天煦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航空延误险来说,首先购买者要有乘坐飞机的意愿,或者乘坐飞机的客观背景应该是真实的,必须有真实的出行计划,因为天气等原因才导致延误,满足这种条件,航空公司审核后才能(赔付)给消费者。但是如果购买者没有出行计划,就是想通过钻空子获得一笔不义之财,这种行为行为相当于将其他公司企业财产据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就构成了诈骗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