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税收比率来看,浙江省八成以上地级市的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均在80%以上,反映出全省整体的财政收入质量良好。税收规模方面,杭州市和宁波市的税收收入均在千亿元以上,分别为1792亿元、1217亿元,税收实力较强。
综合来看,杭州市和宁波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排名靠前,税收实力强,且杭州市已完全实现财政供自给。温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和同比增速均排名全省靠前。而丽水市的财政自给能力较弱,对于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性较高。
图 4:2019年浙江省各地级市财政指标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三)绍兴市和湖州市的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从地方政府所披露的债务规模来看,2019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在千亿元以上的有三个,分别是杭州、宁波和绍兴,这三座城市的政府债务余额依次是2540.86亿元、1921.50亿和1038.90亿元。其余地级市的政府债务余额分布在400亿元~1000亿元之间。
从城投债存量规模来看,依旧是杭州、绍兴、宁波这三者的城投债余额位列全省前三,分别为1797.26亿元、1374.66亿元和1353.57亿元。其次,嘉兴市和湖州市的城投债余额也在800亿元以上。广义债务构成中(城投债余额+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绍兴市与湖州市的城投企业债务余额占比较大,在50%以上。丽水市的城投债余额占比最小,仅为13%左右。
债务负担方面,从政府债务率(地方债务/财政总收入)来看,全省地方政府债务率在100%以上的地级市有4个,其中丽水市的政府债务率最高,为122%。而温州市的政府债务率最小,约为31%。从广义政府债务率(广义地方债务/财政总收入)来看,广义政府债务率在150%以上的地级市有4个,其中绍兴市和湖州市的广义政府债务率较高,分别为250%和201%。相较之下,温州市的广义政府债务率较低,为51%。
总体来看,浙江省多数地级市的广义政府债务率分布在100%~250%之间,整体债务水平可控。全省的城投债存量主要集中于杭州、绍兴和宁波这三座城市。绍兴市与湖州市的政府债务规模和广义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图 5:2019年浙江省各地级市债务指标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四)杭州市综合评分结果位居榜首,温州市债务表现最优
根据普益标准的地方政府评价模型,我们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进行综合评价。
从四方面的综合表现来看,杭州市以86.68分的综合得分位居全省榜首,宁波、温州、嘉兴、绍兴位列其后,其得分均在80分以上。另外,丽水市以72.38分的得分垫底。
从具体优势来看,杭州市的经济、财政和发展潜力均为全省第一,优势非常显著。杭州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交通和金融中心,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杭州市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数字产业化全国领先。综合得分排第三的温州市,其债务得分为全省第一,债务表现良好 。
具体到产业结构上,杭州市以第三产业为主,旅游业、食品饮料和互联网行业为该市支柱产业。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杭州具有显著优势,位居国内“电商百佳城市”首位。市内有阿里巴巴,吉利,海康威视(002415,股吧)等知名企业巨头。数字经济作为杭州互联网行业的核心,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其中,信息软件、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持续做大做强,2019年7家企业上榜全国电子百强;阿里云、海康威视、大华技术、宇视科技等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宁波市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区位优势显著,以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拥有绿色石化、装备制造、新材料、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其中化工、纺织服装和机械为宁波市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温州市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拥有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五大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绍兴市的支柱产业有纺织业、旅游业,目前纺织业作为传统产业面临环保压力和生产效率亟待提升等瓶颈。
表 2:2020年浙江省地级市政府普益评价结果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二、浙江省11个地级市政府综合分析
(一)杭州市和宁波市的区县经济实力较强
根据2018年的公开数据(2019年部分数据未公布),在浙江省下辖的已公布了GDP的区县级(高新区因不是法定行政区划故未单独列出)政府中,杭州市和宁波市辖的区县就占到全省前十名的70%。从经济总量看,杭州余杭区的GDP最高,为2312亿元。其余GDP排名全省前十的区县,其经济总量均在千亿元以上。人均GDP最高的是宁波北仑区,为38.63万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区县。
产业结构方面,GDP排名前十名的区县多以第三产业为主,其中杭州西湖区第三产业占比高达91%。宁波市的北仑区和慈溪市则以第二产业为主。宁波北仑区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强区,工业主导地位突出。绍兴市的柯桥区和诸暨市第二、三产业较为均衡。
具体来看,近年来,杭州西湖区始终坚持服务业发展方向不动摇,聚焦平台建设、产业发展、为企服务三大抓手,逐渐形成以数字经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为主导的西湖特色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杭州余杭区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中,充分利用领先的数字技术,全面推进“三化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让各个产业紧紧拥抱数字技术,使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在广泛融合中相得益彰。
图 6:2018年浙江省经济排名前十的区县级政府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二)杭州市的余杭区和萧山区财政收支情况良好
在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方面,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前十的区县中,杭州市和宁波市就分别占到3个和5个。其中,杭州余杭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且远高于其他区县,约为336.38亿元。其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150亿元以上的区县包括杭州萧山区和宁波市的鄞州区、北仑区和慈溪市。相较之下,金华金东区以5.6亿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垫底。
财政自给率方面,杭州西湖区、宁波鄞州区的财政自给率较高,分别为176%和140%,而温州泰顺县的财政自给率仅有19%左右。
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杭州市的萧山区和余杭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高,分别为22%、20%,其次宁波市的北仑区和慈溪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16%和14%。
税收比率方面,一般预算收入排名全省前十的区县中,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重均在80%以上。而温州苍南县的税收占比仅为56%左右。
综合来看,浙江省各区县的财政实力分化明显,其中杭州市的余杭区和萧山区的财政收支状况较好,杭州西湖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快。
图 7:2018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前十的区县财政指标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三)区县整体债务负担较重,绍兴诸暨市下属城投企业债务压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