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20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金并化解相关风险,额度初步拟定为2000亿元。各地应对域内参与此次专项债券注资的中小银行进行摸底排查,坚持救急而非兜底的原则,根据银行具体的风险情况和处置需要制定额度分配方案、收益与融资平衡方案以及利润回报条款。无论是通过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方式,还是通过国资股东入股中小银行,都要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注重过程监管和资金使用监管,建立专项债券监控机制,对接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信息系统,确保资金合法合规运用,探索建立提前还款机制和退出机制。
持续完善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体系
一是加强股东管理与资本补充压力间的协调,加快推进股权集中托管等工作,严格审查股东资质,建立股东动态监测机制,并持续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对股东股权违法违规乱象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架构。二是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努力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并深化地方政府和国资改革,由直接行政干预逐渐转化为出资管理人角色,把部分银行的治理架构重新理顺。三是要加强关联交易监管,推动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统一认定标准的出台,并加强内控和问责机制,避免出现隐性担保等违规行为。四是要提升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事会的权威性,通过信息披露、外部审计等手段形成良性的监督机制。五是完善中小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尤其针对流动性风险,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进行前瞻性压力测试并制定应对预案。
改进银行考核办法,提高监管机构对中小银行的风险容忍度
在经济下行、疫情影响持续的严峻形势下,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容忍度,减轻监管硬指标压力,改进当前过多、过细的比例考核,完善考核机制,强化激励机制。一是在贷款风险分类和适度延期方面给予银行一定的自主权,在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基础上,尽量平滑信用风险的周期性波动。二是将落实小微企业授信与不良容忍制度有机结合,制定免责认定流程,合理增加信用贷款。三是尽快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完善对小微、普惠金融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银行的内控标准也要进行差异化区别对待。
加强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同中小银行的合作
近年来,部分中小银行面临政策性任务和监管硬指标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银行正常的商业运作和盈利能力。从商业可持续原则来看,提高盈利能力仍然是中小银行商业化经营的前提。建议从降低资金成本和提高风控水平两个角度深化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同中小银行的合作,相关合作业务可共同计入三方业绩考核之中。合理统筹政策性任务与商业性经营,政策性银行可以投资中小银行,也可成为中小银行资金来源的批发行,降低中小银行的融资成本,进而合理拓宽普惠小微业务的盈利空间。鼓励国有大行发挥人才和风控优势,与中小银行在小微客户共享和风控交流方面深化合作。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要大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构建小微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中介机制,使中小银行获得平等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准入待遇,便于中小银行挖掘小微企业的商业信用和进行及时的贷后管理。地方政府要建立域内重点支持行业和企业的数据库,并在一定程度上共享政府信用信息和社会信用信息。此外,鼓励中小银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与研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审批风控、风险预警等和信贷业务紧密相关的系统设计,并深化与大型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疏通并规范科技公司为中小银行提供数据服务的渠道,降低直接数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