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过度开发酿恶果
从张掖出发前往寺大隆保护站前,祁连山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裴雯告诉记者,由于祁连山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吸引了许多投资者在山里修建水电站。但当记者见到那些大大小小和正在修建的水电站的时候,仍然吃了一惊,尤其是黑河中游祁连山段的小水站电密集程度前所未见。站在小孤山电站的泄洪坝下,记者发现在两山巨石夹峙之下,咆哮的河水奔腾而出。说实话,没想到山间的黑河水量竟会这么丰富。在小孤山后的深峡里,出现了一段已经干涸的河床,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小孤山电站为了发电需要,在山里钻了隧洞把黑河水引走了,这段干涸的河床只在洪水来时才用于泄洪。
在山间,记者看到许多人背着角铁爬到山腰架设电杆。在他们的脚下,不足10公里的路段分别是在建的小孤山电站、大孤山电站、二龙山电站、三道湾电站。除此之外,还有准备建设的寺大隆电站等等。采访中,一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水流量很大,加上落差大、水流急,非常适合水电开发。
但记者却发现,由于水电资源开发密集,使得一些河段的水量时多时少。这不仅给黑河在祁连山区的流域生态完整性带来负面影响,更直接导致黑河中下游的生态灾难。有关专家调研后发现,由于黑河上中游截流量猛增,导致下游来水量锐减,首先受到危害的就是生态。资料显示,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黑河流入额济纳旗的水量已由每年10多亿立方米减至2亿立方米左右,而东、西居延海分别于1961年、1992年干涸,造成居延绿洲大面积退化、萎缩。梭梭林在最近50多年间由113万公顷减少到38万公顷,额济纳胡杨林也由5万公顷减至2.6万公顷,严重退化的草场面积已有330多万公顷,草本植物由200多种减至80余种。
记者手记
未来是我们亲手毁掉的
当前,地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科学研究发现,我国西北等地区近百年来气温上升了0.4℃-0.5℃。气温升高带来了更多的降水,但同时也使冰川消融加速。尤其近20年来,随着全球性的升温,祁连山冰川大幅缩减,融水比上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的萎缩态势将继续,预计面积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冰川将在2050年前基本消亡,较大的冰川也只有部分可以勉强支持到本世纪50年代以后。随之而来的是雪线上升。预计祁连山最低雪线会继续升高,将由2000年的4400米上升到4900米以上。专家分析说,这是一个缓慢而微观的过程,但由此而带来的后果难以预测,随着冰川规模的不断缩小,冰川径流势必趋于减少,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全球性气温上升带来的影响终究只是造成祁连山生态恶化、冰川消失、雪线上升的一个原因。在实地踏访之后,你不得不相信:未来是我们亲手毁掉的!无论是开荒、伐木、滥牧还是无节制开发水电资源!
荒漠:冰雪消融背后的魔影
全球温度上升,祁连山冰雪在缓慢消融,而滥牧、滥伐、采矿等活动的增多更加剧了祁连山生态的恶化。祁连山生态的恶化带来了包括水源涵养功能退化、河西干旱、山区生物生存困难等一系列生态危害。当然,生态恶化的最大危害莫过于荒漠化在河西的不断蔓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危害就是那一次次袭来的沙尘暴……
沙尘暴逼近祁连山
今年4月2日,一场强沙尘暴掠过敦煌、玉门、瓜州等地,所到之处昏天黑地,学校被迫放假,人们呆在家里不敢出来,甚至还造成312国道死亡2人、伤7人的交通事故。沙尘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引起媒体和各界的高度关注,可风暴之下的祁连山却少有人提及。在嘉峪关,出租车司机赵明生告诉记者,每次沙尘暴袭来时,祁连山总会被笼罩在一片浑沌之中,“除山口风大外,山里的风很小,许多沙尘就会落下来,如果在沙尘暴后进山,你就会看到路旁厚厚的一层沙土。”
沙尘暴在河西早已屡见不鲜,而且每次大的沙尘暴都会向祁连山蔓延。沙尘暴之所以步步向祁连山紧逼,除了祁连山外围戈壁的风沙太多外,祁连山自身也正遭受荒漠化的威胁。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前山区土地荒漠化加剧。据2004年荒漠化监测表明,祁连山保护区前山区荒漠化面积达到62.8万公顷,其中重度面积7.7万公顷,极重度面积2.5万公顷。
在寺大隆村居住了将近40年的毛振玺老人告诉记者,寺大隆村虽然地处祁连山深处,但每年的雨水都在减少,牧场的草长势越来越差。有关研究表明,近年来,祁连山区随着气温的升高,年降水量在减少,而蒸发量却在增加。以张掖市的气象资料为例:1960年平均气温为6.8℃,1970年为7.1℃,1980年为7.2℃。但与气温上升相反的是,张掖本世纪初的降水量仅为上世纪初的一半,而这些年蒸发量却为降水量的10多倍。
持续多年的高温少雨天气使得河西的整体气候日益干旱。由于缺水,祁连山相当一部分前山区的低矮灌木植被正在消亡,随之而来的是荒漠化。在此背景下,沙尘暴正在向山区逼近。
水源涵养林退化严重
随着沙尘暴的肆虐,荒漠化不断向山区的草原、森林逼近,这给古老高山原始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带来了莫大的危害。
6月9日,记者前往寺大隆林场采访,在西山林场的外围,许多地方都是光秃秃的山,难得见一点绿色,进入林场保护区后,才看到一些灌木丛,在海拔2200米的高度很难看到原始森林。在海牙沟保护站,记者进入到了海拔3000米的林区,厚厚的苔藓、草甸一直向山顶延伸,突然一阵暴雨从天而降,黄豆大的雨点打得人喘不过气来。大雨足足下了两个小时,这片水源涵养林的涵水作用立即显现出来了,只见那么大的雨落在地上后,全部渗入了苔藓和草甸,地上根本留不下积水。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副院长金铭告诉记者,这就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功能独特、重要之处,“降水时,它们可以把水储存在地下,干旱时,它们可以把储存的水释放出来,补充林区植被水源的同时,还能补充山间河流、溪流的水量。”
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作为祁连山重要水源涵养林的高山原始森林正在减少。除了因低处水源不足致使林区上移和自然原因使得林子呈斑块状存在外,人为的破坏也使得水源涵养林覆盖率难以得到提升。祁连山保护局局长杨全生告诉记者:“只有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祁连山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可现实是,有效涵养水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据杨全生讲,祁连山区大部分原本被针叶林、山地冻原针叶林、灌木丛及草甸覆盖,随着气候逐步转干,特别是祁连山西段降水量下降剧烈,年降水量不能满足大多数植物生长,加上人为破坏,森林灌木丛退缩到祁连山东、中段。祁连山东、中段森林垂直分布也从海拔1900米上升到2300米(东段)至2600米(中段),海拔2300米以下年降水量为235毫米至330毫米,水分条件不能满足乔灌木生长的需要,地表呈荒漠草原景观。
植被退化,尤其是水源涵养林的退化,直接威胁着祁连山水源。一旦祁连山水源持续减少,广袤的河西走廊必将遭受灭顶之灾。
缺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由于祁连山高山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退化,使得出山径流明显减少。而由于祁连山区出山径流量减少,直接导致河西走廊水资源日益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不但影响了河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了当地的社会稳定。祁连山保护区管理局的资料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内蒙古自治区与甘肃省之间因黑河分水问题屡次发生纷争。黑河中下游的金塔、高台、额济纳旗也常因黑河争水而发生纠纷,额济纳绿洲萎缩,居延海干涸,不得不于2001年开始由国务院批准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及黑河调水工程。甘肃省内部用水矛盾亦十分突出,每年5至6月的“卡脖子旱”期间,黑河中游地区水事纠纷时常发生。1993年至1999年,仅张掖市、临泽县、高台县就发生水事纠纷152起、水事案件123起,其中多起是因抢水而破坏水利工程的恶性案件。位于石羊河中下游的镍都金昌,由于供水不足而被迫实施调水工程。
植被减少,缺乏对地面小气候的调节,祁连山区干旱灾害增加,对山区特别是前山区的农牧业生产常年造成危害。据天祝县统计,1979年至2002年间,干旱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平均每年因灾粮食减产2000多吨。
由于出山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导致下游天然沙生植被枯死,沙漠化土地加剧。河西地区沙漠化土地呈递增态势,2004年第三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河西地区沙化土地面积达到1671.14万公顷,较1999年又增加59.24万公顷。伴随着土地荒漠化的扩展,河西走廊的干旱、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河西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高山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退化和山区径流的减少,也给山区小气候带来了变化,这直接影响着祁连山内众多生物的生存。在祁连山采访的数天时间里,记者几次进入深山都是起早贪黑,本想邂逅一些野生动物,可惜除了一只肥硕的旱獭外,其他野生动物难觅其踪。据了解,由于长时间的干旱少雨,使得祁连山森林景观向破碎化方向发展,更使得存在于祁连山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遭破坏,导致一些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下降。根据有关县志记载,解放初期祁连山野生动物分布广,数量大。但自1960年代开始,由于人为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大幅度缩减,数量急剧下降,至1980年代末,其数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特别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珍稀野生动物如马麝、雪豹、野牦牛、白唇鹿等处于濒危、灭绝状态。
除了动物情况不妙,就连植物中原始的高大乔木也饱受生态恶化的折磨。杨全生说,20世纪以来,祁连山北坡的青海云杉林出现大面积的针叶发黄、长势衰弱、病虫危害严重的现象,近年来,每年发生各类森林病虫害3.4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0.6%,部分林木成片死亡或趋于死亡。
可持续发展面临生态挑战
资料显示,2000年底,甘肃的人口在过去50年里翻了一番多,达到2557万人,但耕地只增长了4%。人口膨胀,只好大量开荒毁林。在建国后的20年里,西北地区3次大规模的毁林开荒,破坏草地667万公顷,毁林18.7万公顷。毁林开荒带来水源枯竭,土地沙化。以祁连山冰川融水为源头的石羊河,年径流量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6亿立方米降到了不足1亿立方米。在其下游的民勤县,农民只好拼命打深井,从100米打到300米,造成地下水位下降,50万亩沙生植物因地面焦渴而死去,520万亩草场退化。草死沙起,河西地区开始频发沙尘暴。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河西走廊的沙尘天气一下子多了起来,且时间提前、频率飙高、强度增大,波及范围更广。金铭说:“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是甘肃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拯救祁连山,对西北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拯救祁连山生态已经刻不容缓。
记者手记
封山保护,一条艰难的环保之路
在梨园河畔的肃南县康乐乡,张肃公路旁正在修建的一座座白墙红瓦的民宅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康乐乡的移民新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原来的康乐乡地处祁连山腹地,为了落实对祁连山的保护政策,该乡从2002年开始将保护区内的居民逐步外迁到现在的新康乐乡。一位姓安的牧民告诉记者,而今的牛圈、羊圈就在自家的河对面,不但可以照样放牧,而且还住上了政府盖的新房子,虽然牛羊没以前多,但生活还不错。据悉,肃南县这些年已完成移民5万多人,大多牧民过上了新生活。
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祁连山区的生态移民并非都像肃南县那样简单。搞生态移民,当地政府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巨大的资金缺口。一位康乐乡的干部告诉记者,每外迁一位移民的费用在1万元左右,如果迁入地无法保障移民继续从事畜牧业生产,还得解决移民的生计问题。除了移民,对祁连山的生态保护还可以实施“封山育林”或“退牧还草”,寺大隆村的毛振玺老人就很期待“退牧还草”。他说:“眼见山上的草一年不如一年,照此下去过些年就没法放牧了。我们也支持退牧还草,但退牧还草喊了几年了,到现在也没个动静。”
毛振玺已经有了忧患意识,也期待着改变现状,但政府由于受资金的制约,使得“退牧还草”难以尽快落实。肃南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国家“退牧还草”的政策,牧区的每亩地每年要由当地政府向所属牧民支付5元补助,这5元钱看似不多,但每户牧民家至少都有数千亩牧地,多的甚至上万亩。正是这笔巨大的资金,使得“退牧还草”在祁连山腹地还停留在纸上。
被沙漠包围的敦煌绿洲
守望:祁连绿韵的寂寞保护神
面对祁连山冰雪的消融加速,荒漠化日益严重带来的威胁,祁连山保护区管理局全体职工默默投入到守护绿色森林的行动中,他们誓要保持高山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不减弱。与此同时,为了千里河西的可持续发展,森林、气象、冰川等方面的专家也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冰川和祁连山生态的研究。
护林员风餐露宿守护绿色
到达向阳台管护站的时候,恰逢站长解红明巡山刚刚回到站里。还没来得及换衣服就招呼我们坐下,能看出来,解红明好像很累,可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一趟巡山竟然用了20天,先后查看了1万亩林子。裴雯告诉记者,解红明每次巡山都是这样,由于技术手段和人员、资金的制约,使得保护站的护林员工作量非常大,也非常辛苦。
不到而立之年的秦玉国在向阳台管护站干森林防护工作已经5年多了。每隔半个月他就到自己的管护段去巡查。他负责的林子有近5000亩,巡山一次常常需要一周时间。即便是他常去的平时容易被盗伐、偷猎的路段、牛羊经常到达的地方(防止牛羊啃吃林木)和容易发生火情的地方,每次巡查也要花费近两天的时间。解红明说:“每次巡山都要背上水和干粮。”
长年累月守护大山,护林员最怕的是寂寞难耐。向阳台管护站距离他们的家——张掖市300多公里,大多数都是崎岖难行的山路,冬天一旦遇到大雪,就会接连两三个月与外界失去联系,更不要说照顾家中的老小。提起这些话题,在管护站工作16年的解红明有些伤感,但他却说自己无怨无悔!
局长奔走誓将绿色延伸
如果说,护林人用青春守住这片绿色是一种奇迹的话,那么,用汗水延伸这片绿色就是一个壮举。在靠近巴丹吉林沙漠的龙首山自然保护站,全体护林人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风餐露宿,晨出暮归,出大力、流大汗,完成荒山造林近2万亩,栽植沙棘、柠条等苗木数百万株。在向阳台管护站的附近,解红明同样带领弟兄们完成造林数千亩,在翠绿的草场与山顶墨绿色原始青海云杉森林之间,有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成片的林子一直延伸到远方,这道风景线就是解红明们创造的奇迹,其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超过了造林要求。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全生已经研究祁连山20多年,自从上任以来,他常常奔波在跑北京、上兰州的路上,想尽一切办法要项目、找资金。目前先后实施了保护区一期建设工程、森林防火无线电通讯组网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祁连山国家重点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等等。
通过努力,保护区已经建立健全了各级森林资源管护和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20多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祁连山已经连续58年无任何森林火灾。裴雯告诉记者,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保护区完成封山育林1.5万公顷,封育区植被覆盖率在80%以上。森林面积也由保护区成立时的43.6万公顷增加到目前的57.96万公顷。
人工降水挽救退缩冰川
祁连山冰川退缩严重影响河西走廊生态安全,省气象局局长宋连春认为,在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工农业用水的同时,可开发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祁连山区的空中水汽资源相对丰富,据计算,祁连山区空中水汽仅有15%左右形成降水,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人工增雨?雪?的极佳地区。人工增雪加大祁连山区冰雪蓄积,其融化产生的径流可有效调节补充少雨季节的用水。根据在祁连山区人工增雨实验所得出的初步结论,大体推算人工增雨可为祁连山—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增加10%—15%的降水,每年可增加降水约7亿立方米。
调研为冰川发展提供依据
中国的冰川编目始于1978年,于2002年全部完成。第一次冰川编目给出的冰川数据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的冰川状况,但近二三十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中国西部的冰川已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同时由于监测冰川数量有限,过程研究缺乏,目前还无法全面评估西部冰川变化的总体状况,更无法定量评估西部特别是西北干旱区冰川退缩对水资源的影响。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科技部、中科院等多部门联合于今年5月底在京启动了“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著名冰川研究专家杨太保表示,这项活动将有助于对冰川变化过程以及气候与冰川、冰川与水资源涵养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以为河西走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水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记者手记
可敬的祁连山守护神
像寺大隆这样的核心保护区,植被还是相当好的,人们都为这里的原始森林着迷。祁连山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裴雯深情地说,秋季的九十月份这里简直是人间仙境?茂密的树木层次分明,近处是金黄色的桦树,山头上是墨绿的松柏,中间还夹杂着不知名的灌木,寺大隆河静静地从山脚下绕过。这里是如此美丽、静谧、祥和,这与森林卫士常年默默地辛劳守护是分不开的。
“2007年1月21日,后干沟,66林班,发现蓝马鸡12只,未发现人为活动痕迹”、“2007年1月22日,72林班发现滑坡云杉3株,危害程度轻微,未发现人为破坏活动和外来人员及车辆”……翻开一本本厚厚的巡山日记,呈现在眼前的是机械、繁琐的记录。裴雯说:“正是护林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乏味、寂寞的巡护,才使得高山上的苍翠得以延续。”
拯救:祁连山的春天还远吗?
祁连山保护区管理局自1988年设立以来已经运作了19个年头。经过多年不懈的保护与建设,祁连山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由于资金投入力度和综合治理措施不到位,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过度干扰的影响,山区气候趋于干旱,冰川退缩、雪线上移、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出山径流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环境退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冰川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历史原因:农林牧矛盾难以化解
近年来,祁连山保护区相继实施了“封山育林”、“禁牧”、“退耕还林(草)”、“生态移民”、“天然林保护”等多个保护工程,许多没到过祁连山的人还以为目前的祁连山已是人迹罕至的自然恢复区了。可记者在山区看到的却是牛羊满山坡,牧民把自家的牧场用铁丝网围了起来,旁边就是保护区的禁牧围栏。陪同进山的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裴雯一声叹息后说,有些牧场的面积达到成千上万亩。
裴雯告诉记者,由于历史的原因,保护区内目前还有居民57421户、229661人,存栏大小牲畜156.2万头。其中,核心区居民就有844户、1877人,存栏牲畜9.8万头只;而缓冲区居民1767户、5815人,存栏牲畜29.3万头只;实验区居民54810户、221969人,存栏牲畜117.1万头只。由于这些人长期生活在保护区内,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而且生活、生产用地与林区互相交错,保护起来难免损害居民的利益。
记者调查后发现,保护区内人口增长过快,如天祝县境内,深入到林区的农业人口已由1950年的1.2万人增至6万人,农田已插入林间空地,给护林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此外,祁连山保护区现有林权证所标注的林业用地面积只有68.19万公顷,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5.7%,大部分土地为非林业用地,存在林草“一地两证?林权证、草原证?”现象,造成林业用地和草地权属不清,造林、封山育林难以实施,森林资源扩展没有空间。
资金不足:生态建设进度缓慢
据了解,祁连山高海拔区气候严寒,前山区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造林成活率低,封山育林期限长,造一亩林的成本约为500元,封山育林成本为300元,封山育草成本200元。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约需增加森林面积2.7万余公顷,建设任务艰巨,工程投资巨大。建国以来,全区造林保存面积仅为0.67万公顷(折合10万亩)。天保工程以来,省上加大了祁连山区的封山育林任务,但每年也只有1.3万至2.6万公顷,造林补助费每亩只有50元,封山育林补助只有75元,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部分现有林没有纳入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祁连山保护区现有64.73万公顷林地,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有47.12万公顷,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的有2.61万公顷,尚有15万公顷林地没有列入任何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在森林资源管护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这部分林地身处无从顾及的境地,状况堪忧。
另据记者了解,林业事业经费不足也制约着祁连山生态建设。保护区每年近3000万元的人头经费全靠所在县财政负担。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无法足额保证基层保护站的人员工资和事业经费,事业经费缺口每年都在1000万元以上,职工工资不能足额发放。
体制不顺:保护条例多未落实
祁连山地跨河西五市,农田、森林、草原、水资源、气象、矿产等资源分属各级政府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气象或环保等部门管理,在管理体制本身就缺乏对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期协调管理机制之下,行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地各部门制定和执行的法规政策不统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不尽协调,导致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各自为政,治理手段和方法单一,综合治理力度不够,而保护区管理局是个县级单位,大多时候无法承担繁重的协调工作。
1997年颁布,并于2002年修订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建立保护区水源涵养林补偿制度”、“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受益地区征收的水资源使用费总额中提取3%,用于保护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发展。”祁连山的水源涵养林每年供水56亿立方米,如果按照实际用水量来收取费用的话,水资源补偿费每年至少有220万元,可大大缓解保护区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而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据了解,占了用水量83%的用水大户——农业灌溉用水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列在征收对象中,使得水资源补偿费征收大打折扣。
相比“水源林补偿制度”,“核心区移民”、“三区标桩立界”、“林缘15米保护带划分”等工作也没有得到落实。
范围不明:保护力度欠硬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甘肃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7年,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保护区。省人大颁布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确定的祁连山保护区总面积为265.3万公顷,而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保护区面积只有23万公顷,两者面积相差悬殊。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全生告诉记者,省政府就此问题曾多次向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环保总局作了汇报,并于2006年将调整意见上报国务院,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批复确认。
编制规划:将冰川纳入保护区范围
采访中,记者从保护区管理局获悉,为了落实温总理关心甘肃的4件事,尤其是保护祁连山冰川的嘱托,我省已编制完成《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2007—2016?(以下简称《规划》)。参与《规划》制定的杨全生告诉记者,这部《规划》以保护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实施大规模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工程为突破口,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和管理体制来全面推进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据悉,《规划》将祁连山分为“保护区”、“恢复区”和“重建区”,并进行彻底生态移民。在“保护区”内将禁止一切形式的人为活动,而“恢复区”将只允许开展水电、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不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项目建设。“重建区”内将通过造林、禁牧、种草等方式重建林草植被。《规划》还计划将祁连山西段雪线以上区域也划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加强疏勒河等内陆河上游冰川、湿地、草场的保护。同时,《规划》还提出落实《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规定的,但尚未落实的“水源林补偿”、“核心区移民”、“三区标桩立界”、“林缘15米保护带划分”等工作。
记者手记
祁连山渴望春天
20世纪90年代末,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就已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的高度重视。200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河西地区考察时第一次指出,“祁连山的生态保护既直接关系到黑河和石羊河流域的治理,也关系到河西的长远发展。要重点做好天然林保护、草场保护和冰川水资源保护三个方面的工作。”2007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甘肃代表团的审议时再次高度关注河西走廊及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环境保护,指出要做好四件事,其中第三件事就是“千方百计不使祁连山环境恶化,冰川消失,这关系整个甘肃人民的生存”。
祁连山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全生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多次向记者强调保护好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环境,是遏制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敦煌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治理河西内陆河流域沙化和盐碱化的关键。他认为,必须从河西地区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河西大开发中的关键地位、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祁连山冰川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巨大作用。总体耗资高达40亿元的《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报省政府批准。提起这个《规划》,搞了一辈子祁连山生态研究的杨全生充满了期待,“如果这个规划得到批准执行,祁连山的春天就到来了!”(记者刘志广)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