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离不开国际化人才,留学则是形成国际化人才队伍的重要一环。这些年为数不少的自费留学,既关乎个人,也关乎国家。但留学从来不是易事。对个体来说,在充足的资金保障、过硬的外语能力、全面的个人素养基础上,还要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留学之路才能走得顺畅,取得应有的回报。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留学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已经拿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人,是不是想要放弃?在家上网课的人,是不是焦躁不安?留学生们是不是后悔当初的选择?对于这些问题,记者采访得到的答案是“NO”。
“时差不是问题,在国内也能上好美国大学的网课”“想趁机多学门外语并加强专业训练,开学后可以一鸣惊人”“这只是一场小考验,不能放弃”……采访中记者发现,面对疫情,无论身在何处,留学生们绝大部分能很快调整状态,立足实际情况,积极规划学业,尽可能地多学多练,提升自身素质,等待疫情好转后以更好的状态投入紧张的留学生活中。面对暂时的挫折,坚守目标、勤于学习、积极向上、经受住压力,才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素质。这,正是记者看到的留学生的样子。
出国留学,一度被视作金钱换学历的一种途径。但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用过硬的实力立身,改变着部分公众对留学生的认知。我国加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也给留学生们注入了在国际舞台上“乘风破浪”的底气。他们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青春名片。
采访过程中,留学生们纷纷表示,虽在异国他乡,却能时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祖国对他们的牵挂。在英国,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和中国学联,在疫情发生后给予了留学生们全方位的帮助,为每一位留学生及时送上防疫物资,普及防疫知识,开展咨询问诊等。
“祖国时刻关爱我们,我们也要奉献青春建设祖国。”这是很多留学生的心声。同时,国内更丰富的就业资源,更宽广的就业领域,更美好的经济和社会前景,也吸引着留学生大量回国。
我们还注意到,疫情之下,为解决部分留学人员的现实困难,教育部提出,在确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允许高校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接收出国留学人员先行在国内高校借读学习。于是,Go Local等项目应运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学生“出不去”的问题。虽是权宜之计,却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