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勇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源头责任和干流担当,立足青海又跳出青海,谋划编制了《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在把握源头与流域、国家战略与源头责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中找准青海定位、体现青海价值。
同时,以促进生态价值保值增值为根本,以建立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为支撑,积极谋划“绿水青山”工程,编制了《青海省绿水青山工程规划》,谋划实施宜居西宁提质增绿、醉美海东绿色视窗等8大工程,不断激发生态活力、挖掘生态潜力、释放生态红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积极开展保护“中华水塔”行动,突出“中华水塔”的价值、责任和潜在功能作用,编制《保护中华水塔行动纲要(2020—2025年)》,谋划提出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工程项目,努力实现保流量、保水质、涵养好中华民族生命之源的目标,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不断强化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冰川、荒漠等生态资源管护,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连续开展自然保护区综合整治,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雪豹、普氏原羚、藏羚羊、黑颈鹤等青藏高原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逐年增加。青海成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完整的生物基因库、最大的高原种质资源库。
除此以外,着眼于绿色惠民,持续做好“增岗、增收、增福”文章,大力实施森林、草原、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超过50万农牧户受益。全省设置生态管护员岗位14.51万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管护员4.99万名,让群众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青海,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实践中,正变为一个有山有水的景观园,有树有草的植物园,有鸟有兽的动物园,珍视环境、敬畏自然蔚然成风。(宋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