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6日,救护站救助的一只雌性狼,继2016年4月26日顺利产下三只小狼后,又于今年顺利产下四只小狼;2016年6月23日救助的一只雌性马鹿顺利产下一只雄性小马鹿;2016年7月3日救助的一只雌性藏野驴顺利产下一只雌性小藏野驴。
2017年11月1日,救护站成功救助了一只失散离群的大天鹅雏鸟后,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并由阿克塞县兽医局专业兽医对其进行伤情检查和疫情检疫,并对其进行悉心治疗,目前,恢复良好。
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工作,为保护野生动物营造“和谐家园”
为更好地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多年来,阿克塞县委、县政府一直通过普法月宣传、新闻媒体宣传、制作各种牌匾标语宣传等形式,持续宣传国家禁牧减畜、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草原禁牧减畜政策宣传方面,阿克塞县、乡、村“三级联动”,采取各种举措,使草原禁牧减畜政策得到牧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并得以迅速贯彻落实。乡镇通过印制发放哈萨克、汉双语宣传手册,入户宣讲、发放问卷调查及召开各种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草原补奖政策、核实基础数据、为牧民“算账理财”,排解牧民顾虑,严格落实禁牧减畜任务,也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创造了条件。
“我们全家都觉得这个政策好,草场退化是我们过度放牧造成的,现在还得靠我们自己来守护。”禁牧减畜政策得到了像高华元老人这样生活在阿克塞草原并深爱这片热土的众多牧民的理解、支持和贯彻。
为更好地开展野骆驼保护工作,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力开展保护生态资源宣传工作。该局在主要活动区域及车辆主要经过路口新增设永久性宣传牌和界桩140个,设置大型宣传牌29块,宣传警示牌(碑)等250块,东界碑1块,野骆驼石雕5座,大型宣传墙12座。同时,录制完成《神奇的土地、自由的灵光》《安南坝之恋》《又见安南坝》MV专题片,精心办好《野骆驼保护与研究》期刊,在内部印刷《走进安南坝》图册、诗歌散文集,在全社会形成了自觉保护野骆驼的共识。
“那家伙太可爱了,毁坏门锁,把我们风干好的肉吃完就走了。”阿克塞县红柳湾镇加尔乌宗村牧民努尔阿合买提乐呵呵地说。2016年6月,动画片《熊出没》里发生的一幕在他家真实上演,一只棕熊毁坏门窗,大摇大摆进入牧民努尔阿合买提家,把家里乱翻一通,挑好吃的大吃一顿后扬长而去,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事后,谈到这个事,努尔阿合买提除了一点后怕,对棕熊造成的“破坏”没有一丝埋怨,觉得只要不伤害人,这也算是次“好玩”的经历。
近年来,通过阿克塞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宣传,通过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唤起了该县各族人民关注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各族人民自觉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断增强,在全县营造了“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加大对狩猎行为的惩治力度,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创建“安全家园”
今年初,甘肃省敦煌市10余人在阿克塞县城境内枪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和野驴,被阿克塞县公安局依法抓获,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这是阿克塞县近年来加大对狩猎行为严惩力度的结果,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对很多利欲熏心、有捕杀野生动物欲望的人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请出示您的身份证,下车进行安检。”阿克塞县长草沟公安检查站的值班民警在车辆到站后,会对过往的每一辆车进行认真检查。这短短的14个字,民警每天都要重复几百遍。逢车必查、逢人必查、逢疑必查。他们奋战在这片茫茫戈壁,戍守着进入甘肃省的第一道防线,也将那些心怀不轨的偷猎者“拒之门外”。
近年来,阿克塞县公安局以防恐反恐为重点、以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为己任,严守甘肃西大门,先后在国道215线231公里处和省道314线283公里处设立了多坝沟公安检查站和长草沟公安检查站。在这两处检查站,民警决不让一名违法犯罪人员和一枪一弹流入甘肃,用青春与热血保障了一方安宁。这两个检查站的成立,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依托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项目,为野生动物建设“美丽家园”
为更好地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阿克塞县委、县政府争取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计划从2017年开始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项目(酒泉市阿克塞县)。该项目涉及阿克塞县阿勒腾乡和红柳湾镇,项目建设年限为2017年至2020年,主要建设内容为林地保护和建设、草地建设和保护、湿地保护和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冰川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支撑工程、科技支撑项目七大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17041.60万元。其中,林地保护和建设投资10303.6万元、草地建设和保护投资900万元、湿地保护和建设投资4077.81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12万元、冰川环境保护投资355.4万元、生态保护支撑工程投资853.31万元、科技支撑项目投资439.47万元。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项目如能得以顺利实施,必将有效地恢复和修复祁连山在阿克塞县区域内的生态功能,提供安全、稳定、长久的生态环境,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保障祁连山地区、河西走廊及至我国西北干旱区的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陈其俊娜再拉
摄影:王英福 马驰 王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