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从高度紧张到全身心放松,从高度紧张到全身心放松,对考试成绩的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差异等等,高考后每个考生都在经历心理上的变化....有的尽情放松和玩耍,有的深陷自责和迷茫。其实,这一系列心理活动,都是所谓的“后高考心理”。这些情绪通常会被家长忽视,导致许多考生在“放纵”和“沉默”之间难以平衡好自我心态,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这里小编提醒同学们
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调节自己的心态
迎接人生的另一个新阶段
↓↓↓
因为前期花了很多心血和时间去准备这场高考,考完试后同学们第一时间应该是好好地犒劳自己,放松一下。
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下子放松下来,生活节奏就会被打乱,同学们需要建立更加积极合理的生活作息规律,规划好自己的生活。
要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多增进亲子关系,有利于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高考后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
该如何调整?
一起来看看这份小贴士吧
01
高考后会有哪些心理问题?
1、焦虑型心理
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他们往往期待值比较高,但在等待放榜和成绩公布的日子里,这种焦虑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还会持续加重。有些高考学子会出现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抑郁等。尤其高考后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大家期待的目光都放在分数上时,这种感觉更明显。有的人甚至由于性格突然变得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
2、放纵型心理
有些考生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为弥补自己多年来的艰苦奋斗,有的考生一睡好几天,有的一连玩几天几夜的网络游戏,甚至有些考生还就此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等进入大学后,因暑假的过度放松,而跟不上大学紧张的学习节奏。
3、迷茫型心理
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种虚无、无所适从的真空状态。考生往往美美地睡几天,把长期缺失的睡眠补一下。但过了几天,却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空的,茫然不知所措、百无聊赖,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甚至将这种心理带到了大学。
4、抑郁性心理
抑郁型考生的表现是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责。有的人甚至由于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
高考结束与被高校录取前这段时间,通常是考生心灵的“真空期”。
02
考生篇
■ 注意休息,合理安排娱乐时间
考生经历了高考前的思想焦虑和心理疲劳,又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精神高度紧张、疲惫,这个阶段要多补觉、多休息;考生要对高考有个心理预期,感觉能考上的,要结合兴趣选择学校、专业,感觉不理想的,是复读还是就业,都要考虑成熟,要为身份、生活方式的转变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未来的人生。
考生最好制定一个活动计划,循序渐进地增加娱乐项目,要合理安排娱乐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如将听音乐、运动、玩游戏、看书、学习英语等活动结合,既照顾了兴趣爱好,又增长了知识。
家长篇
■ 要发挥好“避风港”的作用,做好心理疏导
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既然成绩已成定局,考好考坏都不要再埋怨孩子;要引导孩子规划未来的人生,家长和孩子可以充分交流、探讨;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有经济能力的,可以带孩子外出旅游,转移一下注意力,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家长一定要发挥好“避风港”的作用,做好心理疏导。考试已经结束,回忆太多过去的事情只会增加考生的负担,因此要利用等待成绩的这段时间,帮考生寻找一些兴趣爱好,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同时,可以梳理考生的未来发展规划,引导考生找准专业方向。
在等待“能否被录取”的漫长假期中,考生既要承受因考试成绩和自己预期有较大差距而产生的焦虑和自责,又要承受因等待录取而产生的心理煎熬;既要面对前途命运的莫测,又要面对来自周围人的各种询问。这些都会让刚刚摆脱高考压力的考生继而进入另一个心理压力期,也就是所谓的“后高考心理”期。
高考确实是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的重要时刻,高考结束之后,不论成绩是好是坏,未来依旧在路上。千万不要认为只有参加考试的孩子需要调整心态以应对试后生活,家长们在这场考试的过程中依旧面临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家长和孩子一样,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轻松的心情来面对试后的生活。
那么在高考结束之后,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健康小贴士!高考后你的心理需要这样调整:
要做好自我放松,休息最重要
在高考结束后,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自己,都要暂时放下一切,让自己绷紧的神经彻底得到休息与调整。掌握一个基本原则: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饮食要有节制,饮酒不能过量,更不能醉酒和打架斗殴,玩游戏不能通宵达旦,运动要注意安全,游泳不要去野外,旅游尽量选择近游。
理智分析情境,正确对待外界的压力
考试过后,许多同学会面对外界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源于父母、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等等,当你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时,你可以先理智分析一下自己是否刻苦努力了,是否尽自己的全力了,如果已竭尽全力但仍无达到父母的要求,就不必再过多地责备自己,只要我尽力了,我的心里是无憾的。
客观、理性看待高考成绩
考试结束后,考生和家长的视线大都集中在对考试分数和能报考什么样的大学等方面的担忧。建议考生应积极面对,明白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只是人生中的一段旅程,要将其当作人生中的一个节点,是高中生活的结束,也是未来新生活的开始。考生不妨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比如考虑怎么选大学专业,或者要不要复读。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对自己学生时代的生活进行一个总结,对未来的大学生涯进行一些“设想”, 让自己能够平稳度过高考后的这段时光。
适当充实假期生活
另外,高考后的暑假,考生还可根据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在注意人身安全和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利用假期去阅读一些以前没空看的书籍;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学习课堂之外的知识,比如体育运动、考驾照、短途旅游等,也可从事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增加社会阅历,从不同渠道去缓解高考成绩和填报志愿带来的压力。
每年高考之后,大多数考生都如释重负,但也有些考生看似非常脆弱,仿佛高考的压力把他们压垮了,考后变的是孤僻少言,以泪洗面、甚至有消极想法等等。其实,这并不能怪高考,可能孩子平时可能就存在心理问题。
考前大家高考的目标一致,被家长、老师和考生自己所忽视,考后一旦失去生活重心,就随之表现出来,甚至患上上抑郁症等心理障碍。
但如果考后孩子平时出现异常反应,如意识消沉、总发呆、情绪低落、暴躁等,家长和老师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不要讳疾忌医,更不要把一切原因都归于高考。
人生的路还很长,改变命运的路有千万条,不只高考这一条路。每个人都应调整好心态,去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最重要的是
记住三句话
放松有节制
生活有选择
目光放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