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考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没有得到缓解,建议考生到专业心理机构寻求帮助。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 摄
心理宣泄室有助于释放不良情绪。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 摄
今年的高考受疫情影响推迟,考前在家复习时间也长,不少考生心理受到了影响。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健康体检与调适科主任杨惠青表示,今年赴考学子们经历了一个“特别”的高三。既要面对疫情又要面对高考,无形中增添了更多的心理压力。高考后,部分考生可能出现焦虑、心情低落甚至心理问题。高考后学生心理问题该如何疏导?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家长要当倾听者, 营造愉悦家庭氛围
杨惠青表示,其实高考前心理咨询门诊量就增多,疫情期间,学生在家学习时间长,没有集中学习氛围,部分考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怀疑,尤其是自律性差的学生可能觉得荒废了时间,考完会出现自责、埋怨自己等情况,觉得自己没有利用考前的复习时间,在家没有系统复习,对自己的成绩和考试结果有怀疑。
那么,高考后学生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该如何调适?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孩子进入轻松状态?
据介绍,高考后的考生心理状态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焦虑抑郁型,表现为过分关注考试结果。这类考生容易产生“考不上好大学,以后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前途堪忧”之类的灾难性想法;假如考试结果出来后没有达到预期,容易沉浸在焦虑、抑郁的情绪中,可能出现失眠、不愿意与家人沟通、也不愿与同学交往、回避别人询问结果的话题等情况,造成“负性认知”。
第二种是泄压型,这部分学生由于考前作了充分、高强度的准备,一旦考试结束后,容易不管不顾地玩乐,美其名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通宵打游戏、上网聊天、外出玩耍聚会等,出现昼夜颠倒等过度不规律的生活,影响身心健康。
第三种是茫然型,有的同学觉得考试结束了,无聊得很,终日无所事事,脑子里空空的,不知所为。往日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一下云消雾散,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迷失了方向。不少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可能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尤其在等待分数公布,或在填报完志愿后、等待录取结果中可能会经历这种感觉。
杨惠青提醒,高考前后孩子心理冲突多、变化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后可能出表露负面情绪,加之今年的特殊情况,抑郁、焦虑状态和睡眠不规律现象在不少考生中存在。“考生的这种情况,在高考后更需要格外关注。”家有考生的家长,高考后要更加注意孩子的情绪问题,帮助孩子尽可能释放高考的紧张心理,进行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家长不要一味讲道理,要注重心理疏导,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积极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将自己这段时间的负面情绪适当表达出来。“家长要当孩子的倾听者,引导孩子主动沟通表达,发泄情绪。”
考生主动沟通、学习实践技能
那么作为考生,该怎么做呢?杨惠青表示,首先,考生要理性面对当下,要知道尽管高考已经结束,但是高考只是人生另一个开端,并不是人生的唯一通道,以后的人生路还是会有很多的选择。高考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成绩只是当下文化水平、临场发挥的综合,要勇于承认并接受它。
其次,自己要多一点主动跟别人沟通。高考后可能会碰到很多亲朋好友问“考得怎么样”之类的话,自己不要害怕别人问,要学会主动沟通,多找父母、亲朋好友沟通,主动表达想法、情绪。
再次,要对自己的假期进行规律安排,也不要随着高考的结束过分“泄压”,或通宵打游戏、上网聊天、外出玩耍聚会等,出现昼夜颠倒等过度不规律的生活,导致过度消耗精力、体力影响身心健康,要合理安排娱乐时间,利用假期好好学习实践技能。高考成绩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经历,生活中要有实践技能充实自我才能更好继续生活。也可以跟家里人商量制定暑期的出游计划,珍惜与家人的亲密相处时光。
最后,可以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评估。考生在等待成绩的过程中,也是了解大学专业和填报志愿的重要时刻。此时可以到专业机构进行系统的心理测评,以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全面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方面的优势、职业倾向、特长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不足,从而作为适合报考什么专业,以及选择什么城市,适合怎样的生活方式的参考。
考后焦虑、抑郁加重患者建议就诊
“对于部分考前已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考生,随着高考的结束,有可能会加重焦虑、抑郁情况。”杨惠青表示,这部分考生心理压力过大,高考结束后可能会出现觉得自己没考好,不断责怪自己之前在家的复习阶段不应该那么放纵等情况。对于这部分考生,杨惠青建议:
1、出现焦虑、紧张的时候做一些适当的放松、调节方法如呼吸训练、运动等,理性看待问题,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必要时可拨打惠州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752-2661120,及时排忧解难。
2、假如通过以上方式焦虑、抑郁等情绪依旧没有得到缓解,这种状态还是未能得到很好的调整,建议考生到专业心理机构寻求帮助,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药物干预。
文/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黄婷 通讯员郑愿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