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揭秘中国常规导弹第一旅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2-21
摘要:揭秘中国常规导弹第一旅,常规,导弹部队,导弹发射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 张选杰 李宣良 黄明)“难道插上翅膀飞了?绝不可能!”

高分辨率无人机传来的侦察图像,居然一片空白。“蓝军”司令气得把桌子拍得砰砰响。须知,就连高速公路上的车牌号码,这种无人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一场发生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实兵对抗演习。“红军”是二炮常规导弹某旅,“蓝军”是拥有侦察卫星、无人机、相控阵雷达、电子干扰车的某电子战部队。演习导演部要求——“红军”隐蔽进入千余公里外的发射阵地,在“蓝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射导弹并命中目标。

突然,相控阵雷达屏幕上一个亮点闪现。“导弹发射了!”“蓝军”司令惊呼,“电子干扰启动……”

来不及了!某新型导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呼啸着飞向预定目标。烈焰腾空,钢筋混凝土指挥所在轰隆巨响中灰飞烟灭。

“不愧是常规导弹第一旅!”从不夸奖对手的“蓝军”司令,很不情愿地挤出一句赞叹。

百发百中

1995年盛夏,一支神秘的导弹部队,悄然挺进南国密林。

7月,新华通讯社授权向世界公告:我人民解放军将向东南某海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

剑随令出,直刺苍穹!6声巨响,全球震惊!执行这次导弹发射任务的,就是组建刚刚两年的“常规导弹第一旅”。

又一个初春,新华通讯社再次授权公告:我人民解放军将向另一海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

4支利剑,惊天蹈海!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还是这支新型导弹部队。

这一年,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给这个旅记一等功。

常规导弹,并不寻常。现代局部战争,常规导弹承担着“首战必用”的重任。在战略导弹部队中,如果说核导弹是“盾牌”,那么常规导弹就是“利剑”。

组建常规导弹部队,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针对世界新军事变革,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第一支常规导弹部队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核常兼备、双重威慑”的新纪元。

组建当年,形成发射能力;组建次年,形成作战能力;组建4年,执行应急任务;组建6年,跨入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一颗种子,如何快速长成大树?战绩卓著、誉满三军发射二营三连的经历给出了答案。

三连成立之初,过硬的“家底”只有两样:3名参加过导弹操作培训的干部,16件自制的模拟器材。依靠自主创新,官兵们3年累计编写出各类导弹操作教案规程22本,培养出一大批“全能号手”“活电路”“活参数”“活规程”;全连80%以上的战士都能操作2至3个号位,在历次演习发射中屡立战功——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连”荣誉称号,培养出4名一等功臣、7名二等功臣……

像三连一样,“第一旅”官兵靠创新,找到了缩短新装备形成战斗力周期的“诀窍”;靠创新,找到了从机械化快速向信息化转变的“钥匙”;靠创新,找到了加速完成新装备操作训练需要的“抓手”,有力推进了部队全面建设和各项任务完成。

2010年盛夏,“常规导弹第一旅”4支发射分队在西北大漠摆开战场。

随着一声“点火”号令,惊雷摇撼大地,闪电划破长空,导弹呼啸刺向苍穹,在湛蓝色的天空写下一个硕大的惊叹号。

这是这个旅成功发射的第100发导弹。

“第一旅”官兵驱车仗剑,裹电挟雷,用“百发百中”的巨响昭示世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剑随令出,迅即能战!

全域慑战

风漫卷,沙飞扬。

2000年8月的一天,京郊某地演兵场,全军科技大练兵成果汇报演练如火如荼。

实弹发射,是这次汇报演练的“重头戏”。“常规导弹第一旅”跨区机动数千里,执行这次万众瞩目的实弹发射任务。

莽林中一阵令人窒息的寂静之后,突然传来现场指挥长的洪亮口令:10、9、8、7……点火!顷刻间,烈焰升腾,长剑冲天。

数分钟后,导弹落区图像传来,两剑齐发,发发命中。军委首长带头起身,为这支导弹劲旅的精彩发射鼓掌叫好。

此役,不但考核了这个旅复杂困难条件下的发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远程机动能力得到了全面检验。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范围内几场局部战争中常规导弹作用凸显。官兵们清醒地认识到,导弹运用,核心在精确、重点在机动、难点在隐蔽。要充分发挥“杀手锏”的作用,必须具备全区慑战能力。

全员全装全要素机动,从每月50公里到100公里,从100公里到数千公里,从熟悉地域到陌生地域,这个旅一年有一半时间在外驻训,经常多方向千里机动执行重大任务,长年处于高强度、满负荷、连轴转状态。一次火力突击中,上级6次临时变换作战命令,部队先后6进6出发射阵地,官兵们盘如虎踞,动若龙腾,叫打就打,叫撤就撤。

艰苦的付出,换来的是机动距离越来越远,作战半径越拉越大。

从南国密林到西北高原,从白山黑水到广袤大漠,兵车所至,途中道路、桥梁、涵洞等数据信息早已烂熟于心,制订的上百种道路抢修、多路开进、战术迂回等机动方案,精确到点、具体到车、时限到分。

2012年初夏时节,高原戈壁,绿意初泛。

寂寞群山间,一声“点火”,长剑飞天!这是第二炮兵“常规导弹第一旅”成功发射的第114枚导弹。

114次浴火飞天,114声惊天巨响。壮美弹道的背后,是“常规导弹第一旅”在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过程中的一次次跨越——

突破气象禁区,实现从“择机发射”到“随机发射”的转变;提高机动能力,领略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的变迁;紧贴实战背景,打造从“和平环境”到“战场环境”的升级……

信息快车

这是让全旅官兵刻骨铭心的一场演习。

官兵使用某新型导弹装备与“蓝军”展开激烈对抗,然而“蓝军”没有按照预定规则和程序展开攻击,一开始就运用电子干扰装备企图控制“红军”指挥通信枢纽,并潜入指挥网篡改火力计算数据。

战场态势急转直下,“蓝军”获得全胜。“红军”输得并不服气:“这不符合公平对抗原则!”

“现代战场不是体育赛场,更不是你一枪、我一枪的轮盘赌。”演习总导演的讲评让伸着脖子争辩的“红军”官兵低下了头,“未来信息化战争中,谁会利用信息优势,谁就占有主动权。”

“常规导弹第一旅”从“光荣的过去”中走出来,确立了新的战斗力建设思路——瞄准后天的战场,才能打赢明天的战争。

信息主导、体系集成,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官兵新的追求。

走进这个旅,记者发现官兵手里除了导弹外,还多了一件新装备--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置身于这个旅的营区,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纵横交错、信息高速流动的网络之中——

所有发射车完成信息化升级改造,所有指挥所互联互通,实现了作战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导弹长出了“三头六臂”,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实现装备库区“全覆盖”,装备不出库就能实现联动联调,部队不出营门就能实现合成训练;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