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曝光,也许换不来 这些受害者形象在人们脑海中长久的停留。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Nicole Smith Dahmen认为,这些人类遭受苦难的新闻画面往往只会引发读者短时的情感反映,我们看到的伤亡画面越多,对那些遭受苦难的人所抱有的同情心反而会减少。
如何合理谨慎、适时适度地使用受害者的照片,使其在新闻伦理、新闻价值、视觉表达和情感共鸣上达到平衡,是许多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社交媒体时代,对于如何看待受害者照片,人们进行着各种新的讨论和尝试。今年4月,美国科罗拉多州科伦拜中学的学生发起“我的最后一张照片”(#MyLastShot)活动。1999年,这里发生了轰动一时的校园枪击案,造成包括枪击者在内的15人身亡。20年后的今天,科伦拜中学的学生们发起这项活动,提出如果有一天被枪杀,希望媒体可以公开他们的死亡照片,借此警醒人们重视枪支管控和校园安全问题。
“以前,那些枪击案受害人的照片只能在主流媒体上看到,但我们希望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照片。”这项活动的发起人,17岁的凯莉·泰纳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说。作为伴随着社交媒体成长的一代人,他们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构建自己的叙事。而且,考虑到对隐私的限制,年轻人被枪击的图像更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传播。许多人在社交网络上看到枪击案现场的影像时感叹其恐怖,但凯莉认为,这就是枪支暴力的真实情况,足够的冲击才能开启、推动对问题的讨论。
这场活动像是一种以图像作为阵地的宣言,“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这些图像永远不再出现。”凯莉说。
凯莉·泰纳向记者展示她身份证背面的“我的最后一张照片”(#MyLastShot)贴纸,上面写着:“如果我死于枪击,请公布我的死亡照片。”图片来源:《时代周刊》编辑| 李峥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