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王海宽:使馆“美容师”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3-25
摘要:王海宽:使馆“美容师”

早上8点,一辆带有“垃圾分类”标识的蓝色可回收物清运车穿过茫茫车流,拐入了位于朝阳区三里屯地区的使馆区。不同于早高峰时环路、大街的喧闹,使馆区内安静了不少,清运车的车速也随之慢了下来。

某国使馆门前,办好进门手续后,清运车朝垃圾房缓缓前进,巨大的车身行驶在并不宽敞的小路上略显局促。拐角处,路的一侧停着车,另一侧半空中“伸着”自行车停放区的挡雨棚,清运车要想通过绝非易事。

就在旁观者也不免为清运车如何通过发愁时,却见司机打开驾驶室的窗户,探出头来,仔细观察了一下路面情况,然后将车速放到最慢,打轮、保持转向……清运车的车轮几乎是贴着路缘石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最终稳稳停在了垃圾房的门前。

下了车,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人拍了拍司机肩膀,小声说道:“你这技术越来越好了,没得挑!”被夸奖的人却只是腼腆一笑,嘴上仍不忘叮嘱:“搬吧,挂桶的时候留神,千万挂稳当了。”

司机名叫王海宽,是北京市环境卫生涉外服务中心的一名司装工,三里屯、建外秀水以及三元桥地区的171家大使馆、六大外交公寓还有100余家涉外机构的垃圾清运工作,都是他的职责。开车在使馆区清运垃圾,听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需要“十年磨一剑”。

2006年,原本在房山区大石窝镇纸坊村务农的王海宽在同乡的介绍下,应聘到了北京市环境卫生涉外服务中心,成为了一名清运车司机。“咱从小长在农村,要说吃苦受累,咱不怕!”王海宽起初信心满满,可接下来的两件事让他打起了退堂鼓。

“搬垃圾桶,脏、累这都没关系,这味儿实在受不了。”王海宽一边说,一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那个时候,北京还没有强制实施垃圾分类,堆放垃圾的场所和针对垃圾的除味设施也远没有现在先进,混合后的垃圾异味刺鼻,王海宽起初一直难以适应。

还有一件事,就是进入使馆区清运垃圾,规矩多,路不好走,得时时刻刻提心吊胆。

“外交无小事、事事讲政治。”王海宽和同事们一旦跨入使馆大门,代表的不再是个人,而是国家形象。各国使馆虽然建筑风格各具特色,但道路都非常狭窄,只适合小轿车通行,而清运车都是大中型车辆,垃圾桶站的存放处又常设在庭院最深处,“使馆内的很多东西都是人家从本国直接运来的,有的可能是人家的文物,一旦因为车辆剐蹭出现损坏,那不是赔钱能解决的,赔不起,还可能影响外交关系。”王海宽说。

就在王海宽犹豫着要不要离开时,当时带他的老师傅说:“别人都能干,就你干不了?”一句话,激起了王海宽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儿。

对异味不适应,咬牙坚持,日子一长也就闻习惯了;害怕清运垃圾时剐蹭陈设,那就一遍遍利用休息时间在单位空地上加练。

摆上路桩、障碍物,模拟使馆内的道路情况,王海宽坐在驾驶室里一遍一遍地练习,各种角度挂垃圾桶、勾压缩厢。那时的作业车没有空调,驾驶室如同烤箱,王海宽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鞋底也磨穿了,老师傅看王海宽这么肯吃苦,经常陪他一起练习,细致耐心地传授经验。渐渐地,王海宽总结出了一套心得:这样的拐角,前轮一过哪条线就开始打轮;那样的小路,倒车时路侧的标志物一过后窗一半的位置就得停……慢慢地,挤压车、单臂吊、铲车、升降车等各种车型的操作要领,王海宽都能熟练掌握,还具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防恐防爆能力和手段,成为一名全能型驾驶员。

为了进一步熟悉垃圾清运路线,王海宽又利用三个月时间,走遍了使馆区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垃圾桶站,绘制出了涉外区域垃圾桶站的位置分布图,配合每一家使馆的指定垃圾清运时间,反复背诵,加深记忆。

对于像王海宽这样的环境服务人员,人们起了一个爱称——使馆“美容师”。为使馆区“美容”了15年,王海宽和同事们风里来雨里去,无论严寒酷暑,始终坚守在一线,每当有了紧急任务,总是随叫随到。

记得2017年的夏天,王海宽和同事中午刚回到单位准备吃饭,突然接到某国使馆电话,要求及时清理因准备宴会而产生的大量垃圾。王海宽和同事立即开车前往,面对堆积如山的花材、塑料包装、包装纸等垃圾,两人连抱带扛,紧急“突击”两个多小时,干净彻底地完成了清运任务。事后,该使馆还寄来了感谢信,感谢单位派车及时、清运人员顶着烈日迅速清理垃圾,配合使馆完成了高规格的外事活动。

去年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但服务使馆的垃圾清运工作一日不能停。王海宽从年三十儿开始连续一个多月吃住在单位,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清运服务工作中,即使是在疫情紧张时期,也丝毫没耽误使馆内垃圾清运任务。去年5月,北京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在做好垃圾分类清运工作的基础上,王海宽利用每周轮休时间,到外交公寓参与桶前值守,向外国友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如今,涉外区域垃圾分类率也有明显提升。

去年,王海宽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到使馆清运垃圾,每天往返于国门内外,是责任更是荣誉,我为我从事的工作感到自豪!”王海宽说。

早上8点,一辆带有“垃圾分类”标识的蓝色可回收物清运车穿过茫茫车流,拐入了位于朝阳区三里屯地区的使馆区。不同于早高峰时环路、大街的喧闹,使馆区内安静了不少,清运车的车速也随之慢了下来。

某国使馆门前,办好进门手续后,清运车朝垃圾房缓缓前进,巨大的车身行驶在并不宽敞的小路上略显局促。拐角处,路的一侧停着车,另一侧半空中“伸着”自行车停放区的挡雨棚,清运车要想通过绝非易事。

就在旁观者也不免为清运车如何通过发愁时,却见司机打开驾驶室的窗户,探出头来,仔细观察了一下路面情况,然后将车速放到最慢,打轮、保持转向……清运车的车轮几乎是贴着路缘石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最终稳稳停在了垃圾房的门前。

下了车,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人拍了拍司机肩膀,小声说道:“你这技术越来越好了,没得挑!”被夸奖的人却只是腼腆一笑,嘴上仍不忘叮嘱:“搬吧,挂桶的时候留神,千万挂稳当了。”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上一篇:就地过年,“微旅游”成新潮流

下一篇:没有了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