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消息,在通胀走高预期不断升温之际,大宗商品市场迎来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全球粮食的价格也在飙升。受到谷物、葵花籽、大豆和糖等主要食品的价格飙升推动,全球食品价格在1月份达到6年来新高。
随着成本的飙升,消费者不得不面对为物价上涨买单,甚至已经没有办法消化如此之快的上涨速度,也导致全球对饥荒担忧的加剧。
成本激增
各国粮食价格涨幅惊人。印尼的豆腐价格比去年12月贵了30%;巴西当地的支柱产品,乌龟豆价格与去年1月份相比上涨了54%;俄罗斯食糖价格相比一年前,涨幅高达61%。
影响
新兴市场甚至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也难以避免遭受到原料成本飙升所带来的痛苦。
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农业食品分析实验室主任SylvainCharlebois:“人们将不得不习惯于为食物支付更多的钱,并且情况只会变得更糟。”
新冠疫情已经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本轮食品价格飙升让人们更加关注其将给全球范围内带来的饥荒和营养不良问题。
在英国疫情爆发的前六个月里,英国食物援助机构Trussell Trust每天向儿童发放2600个食品包裹,创下了记录。据美国最大的饥饿救济组织Feeding America估计,新冠疫情迫使1320万美国人陷入食品安全危机,比2018年增加了35%。
另外据Nielsen数据显示,截至1月2号,美国房价上涨了近3%,几乎是整体通胀率的两倍。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美国最贫穷的群体已经将收入的36%花在了食品上,而零售业和运输业等低工资行业的大规模裁员增加了家庭预算的压力。
发达国家市场往往不会受到短期价格飙升的影响,因为食品加工程度更高,食物链也更为复杂。但当成本在一段时间内居高不下时,企业就开始考虑如何将成本转嫁出去。而提高价格是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包括康尼格拉、通用磨坊以及树屋食品等美国食品生产商,均考虑提高公司产品价格以应对持续上涨的成本。
而对购物者来说,涨价可能不会马上显现出来。部分零售商不会直接提高标价,而是削减多次购物的优惠或促销活动。Nielsen数据显示,受疫情对供应端的打压,去年美国促销销售的杂货数量下降了20%。此外还可能出现所谓的缩水式通胀,即价格保持不变,但产品尺寸缩小。
各国应对策略
随着价格压力越来越大,俄罗斯和阿根廷已对某些主食实施价格限制,并对出口征收关税,试图控制国内食品价格。
法国正计划提高高蛋白作物的产量,以减少对大豆进口的依赖。新加坡最近成为首个批准允许市场销售实验室制造肉类的国家,旨在提高国内食品产能,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而美国正在推动新一轮1.9万亿美元的刺激法案出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时也提到了食品问题。他表示食品价格与安全问题是疫情给较贫困社区造成压力的体现,解决该问题也将是推动经济重新运转的另一个动力,这表明美国需要财政支持,让经济尽快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