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021年国际理解教育大会在成都高新区拉开序幕。据组委会介绍,整场活动将持续3天,近20位全国教育专家及各省市400余位教育工作者参加此次盛会,共同探讨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时代定位和未来发展。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联合支持。
据了解,国际理解教育是以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整个人类及地球上各种生物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发展为旨归的一种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不是少数人才能接受的精英教育,而是全体学生都应接受的普适教育。”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成都高新区坚持区域体系化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国际理解教育模式”,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享共用优质教育资源
“面对新冠疫情暴发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青年一代如何在这个背景下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学会在国际平台上相互协作,学会共生、共存、共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这一代年轻人获得的能力,也是国际理解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永利在会上谈到。
为推动国际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四川省教育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及国际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如在基础教育领域,双方将聚焦开展海外高质量研学旅行和师生交流,落实“一带一路·同一课堂”倡议,推动四川省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和项目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双方将重点发力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包括开展外籍教师引智项目,多途径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合作,推进来华留学;开展外事干部能力提升项目,服务专科及以上办学层次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和决策需要。
“今天多机构共同发起倡议,旨在呼吁有志从事国际理解教育事业的单位和个人,通过携手合作、共享资源、定期交流信息、创建沟通平台等渠道,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国际理解教育的美好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姜英敏教授代表发起方在开幕式上发岀倡议。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及全区9所市级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10所市级国际理解教育基地校、10所市级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8所区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积极响应。
近200所学校加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理解教育联盟成立
大会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理解教育联盟正式成立。据悉,该联盟是由四川、重庆两地中小学、教育相关机构、管理部门和关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共同组成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旨在通过两地在国际理解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两地国际理解教育水平,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联盟计划组织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研究和学术研究,推动两地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加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师资培训,协同推进两地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建设,轮流在成渝两地举办国际理解教育的交流活动和相关竞赛,开展困难地区国际理解教育帮扶等。”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成渝两地共有近200所学校加入联盟,其中,成都高新区电子科大实验中学、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石室天府中学、成都高新区行知小学、成都高新实验小学、成都蒙比利埃小学、成都霍森斯小学、成都高新新源学校8所学校获准加入。
作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近年来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以区域体系化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目前,成都高新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86所,在校学生人数近14万人,其中36所中小学校与国(境)外95所学校签订教育开放友好协议,涵盖英国、法国、德国、芬兰、丹麦、加拿大、美国、匈牙利、日本、新加波等国家。此外,成都高新区先后与成都友城法国蒙彼利埃市、丹麦霍森斯市、英国谢菲尔德市合作办学,开办成都蒙彼利埃小学及幼儿园、成都霍森斯小学及幼儿园、成都谢菲尔德小学等学校。
专家云集为国际理解教育支招
共商新时代教育发展
开幕式后,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探讨,通过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圆桌论坛等形式为国际理解教育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钟秉林谈到,“我们应主动应对教育国际化新挑战,给全体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和国际理解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培养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通过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联合培养与合作研究等方式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滕珺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是中国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扎实做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国际理解的课程,增强学科渗透意识,拓展国际视野,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