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亚洲国家如此内卷,那传说中的“宽松教育“的美国,会是孩子“快乐教育的天堂”吗?
对于90%的普通家庭,大部分美国父母的态度是:“上小学之后,我就不太管孩子啦,我交了这么多的税给区里,教好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放学回家之后有时间,不如让他们去踢踢球,多玩玩儿。”
而对10%的精英阶层来说,则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上加好,会选择各类的辅导产品,来提升孩子的竞争优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下图展现了自1940年以来,来自美国收入前10%和后90%的家庭的孩子,在标准化考试中表现出的差距不断增大。也就是说,富人和穷人的差距在下一代身上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普利策奖得主爱德华·休姆斯在著作《梦想的学校》中写道:“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
爱德华惊奇地发现,这些为了进入常青藤大学的高中生们,一天仅睡4小时,需要喝4杯拿铁,才能拼尽全力拿到那个魔力的数字——GPA4.0。
我在美国时,有认识一位加州的朋友,目前在一家国际跨国公司做顶层设计工作,他本科就读于牛津大学,硕士阶段在UCLA,分别拿到了生物技术和计算机专业双硕士学位。
他自己有两个姐姐,分别毕业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
目前一个姐姐是律师,另一个姐姐自己创业,经营做母婴用品,事业也是风生水起。
我又问他:从小他父母如何培养教育他们的?
他坦言:“ 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对他们几个孩子的学习都非常严格,别的孩子在外面玩耍的时间,他爸妈都要求他们用来学习,包括广泛阅读+精读,学习中文,社区实践活动,各类球类运动类的兴趣班……”
所以,得益于他父母的严格教养方式,他自己也是一个非常自律,热爱学习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而言,他是一个十足的“avid reader”.
因此,美国“宽松教育”并非“真正的玩乐天堂”,美国孩子要成为世俗定义中“进入常青藤,签约牛公司,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人生大赢家”,他需要吃的苦可能比中国的孩子还要多。
记得之前看到过一篇博文,大意就是“高考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分层”,毋庸置疑,无论社会如何进化,但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会同等重要,也理应受到同等尊重。
但是,社会顶层逻辑,游戏规则由谁来制定,谁来一起玩这场无限游戏,则只有少数“社会精英” 会参与进来。
国家出台各种政策和监管手段,本意是旨在给孩子提供一个公平的成长环境,避免阶层固化以及两极分化加剧。
但是到底怎样的教育才能叫公平?
在《小舍得》的结尾,让所有家长头疼的小升初考试最终改为了摇号制,不靠水平,全靠运气。
这让剧里原本努力“鸡娃”的家长直呼自己和孩子“白努力了”。但我们不禁要想,这样的制度会不会滋生出新的“作弊机制”?
从韩日美这样的发达国家里,我们或多或少能学习到一些经验教训:即便是在讲求公平的日本公立教育环境里,人们还是会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做各种准备。而且这样成熟的社会结构反映在教育上,便是更严重的阶级固化。
日本的“精英教育”,其实也被不少民众诟病说像一个“轮回”:教育水平高的父母培育出教育水平高的孩子,有钱的父母培育出名校的孩子。从名校出来的孩子能找到好的工作,一路光明。
日媒现代business发布的一篇报道,对比了日本孩子和法国孩子在阅读的选择差异。
这位旅居法国的日本作者发现,在法国,孩子们的阅读书籍更注重“趣味性”而非教育性。但在日本,孩子们会更倾向于读知识性的书籍。
文章中,作者又一次发挥了日本人的“反思”功力,思考起日本家长是否对孩子的阅读“插手太多”,让孩子失去了“阅读趣味书籍”的自由。
同样的问题丢给国内的家长们:一味追求课业,挤压孩子的课余时间,让孩子没有自由阅读的空间、没有精力感受生活和成长,这样的教育,真能培养出我们心目中的“完美小孩”吗?
20年前,我们的父母并不知道互联网会是如今最火的行业,程序员会是最吃香的职业;当时,没人知道数字货币会是时下最热的投资物。
敢问,你知道20年后,孩子应该具备什么技能来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吗?
今后我们究竟要在怎样的环境里让孩子“成才”?我们又要给孩子提供多少机会,才能在有人“站起来看电影”的时候,我们还能自得地坐着看?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些问题,但从韩日美的教育经验中敢肯定,答案肯定不是纯粹“应试鸡娃”这么简单。
这要求我们从更高视野,更长维度来看待孩子的终身成长。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已知,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未知。”
如果我们真的从成才和培养“大家”的视野来看待孩子,我们认为培养孩子的面向未来的底层能力还是有必要的,孩子的阅读能力,孩子的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培养,其重要程度,相信比任何时候都要重要。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当未来呼啸而来的时候,对父母的要求其实更高,要求父母不仅是言传身教的“老师”,而且还应该是孩子的“成长教练” 和“伯乐”,仔细观察孩子,倾听孩子,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共同选择最适合的成长路径和发展轨迹。
“鸡娃”的最高境界是让娃“自鸡”,当一个孩子对人类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乃至“真正改变世界“,存在“真正浓厚的兴趣”时,孩子才会自发驱动,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