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6日电( 陈静 李政林) “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中国话语和中国道路”专题论坛1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开创性地探讨基础教育70年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话语、中国道路”。
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承办,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协办。来自浙江、广西、甘肃、黑龙江、内蒙古、江西、香港等共计25个省市自治区的7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始终以“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为使命担当,在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都有着独特优势,作出了独特贡献。
开幕式上,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院长童世骏指出,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基础教育创造了大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奇迹,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他相信并期待论坛能够促进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各领域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为未来中国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科学发展、特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基础教育从“经验输入”走向“经验输出”,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平的发展道路。他希望专家学者能够在总结凝练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新时代重大教育任务深入研讨,为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70年以来,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成就显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持之以恒地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当前一直在探索和思考四个问题:如何促进更高水平的公平、如何延缓竞争与实现长远竞争、如何防止教育筛选代替教育过程、如何展开教育的专业引领等。贾炜表示,华东师大一直以来助力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相信此次论坛能够为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带来更多教育智慧的启迪。
华东师大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指出,当前学术界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经验总结研究的深度还有待提升,未来研究应从制度设计、政策制定、教育理念等不同层次进行反思,应从基于教育问题解决来阐释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应在国际背景的比较下获得教育认识。
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中央电教馆原馆长王珠珠教授系统分析教育信息化的“中国经验”。她指出,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超预期发展和历史性跨越,在支撑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优秀教育资源供给等方面探索了新路径,形成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一人一号一空间”等创造性突破。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部部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杰远,总结了70年来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基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政策回顾,他从教育规模、师资队伍、双语教育、远程教育等方面总结了70年来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成就。他指出,70年来,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形成了国家主导、全面参与、文化传承、差异共生、国家认同的经验模式。此外,他还就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文化断裂等挑战与应对方略作进一步解析。
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政涛,聚焦“新基础教育”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之路,在介绍“新基础教育”的内涵、特质与追求之后,他指出,“新基础教育”走出了八条研究道路,即“以身立学、生命自觉”之路、“成事成人”之路、学校整体变革之路、“社会”“自然”与“学生成长”内在相通之路、多元变革主体的共生共长之路、创建学校教育新生活之路、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之路以及“生命•实践”教育学学派的发展之路。
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教育学系系主任黄忠敬教授,则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阐释了中国特色基础教育发展之路的分析方法。他指出,分析中国基础教育,既要全球视野,也要中国立场。中国教育道路有其独特性,是一种转型性变革,具有渐进性特点与区域性特点。中国教育发展道路是复杂的,应从分析视角的多元、分析单位的不同与分析思路的动态进行综合考量。
除了专家学者的教育理论分析,此次论坛还邀请了众多教育一线的实践工作者参与,他们基于各自所在区域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独特经验或“教育模式”,总结了区域性的教育改革经验与道路。
在主题对话环节,结合对“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特色道路”的思考,论坛设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教育示范区”“五育融合”“家校合作”“研学旅行教育”等主题。其中,深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教育示范区”备受关注。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