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习近平在四川视察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础和前提还是要把脱贫攻坚战打赢打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乡村振兴为教育扶贫提供了政策支持,教育扶贫则给予乡村振兴以智力保障。精准推动教育扶贫,增强农村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从根本上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一、加强精神脱贫,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地方的贫困,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贫困,一是物质上的贫困,二是精神上的贫困。贫困的根源是精神贫困而非物质贫困,贫困群体实现脱贫最重要的是精神与贫困绝缘”。可以看出,精神上的贫困相对于物质上的贫困更具有社会传播性,也更具有负面效应。因此,摆脱贫困的首要任务并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是摆脱思想意识上的贫困。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这些精神贫困户不能有效理解和利用国家的扶贫政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去改善生活质量摆脱贫困。反而因为精神家园的失守缺“钙”得了“软骨病”,这种精神贫困使他们消磨了意志,也失去了向生活和命运挑战的精神动力。因此,开展扶贫工作时,既要对贫困户给予物质上的帮扶和技术上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实现精神上的“脱贫”。鼓励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引导他们参与到脱贫致富的行动中去,从心理上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深刻转变,以坚强的斗志和毅力去摆脱贫困,为乡村振兴打牢基石。
二、改善乡村基础教育条件,建立健全农村助学机制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当前,应继续加快改善基础教育教学条件,完善乡村中小学教学及生活设施,并建立健全农村助学机制。就学前教育看,幼儿教育的缺失一直是我国边远乡村和贫困地区的一大难题,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无法享受公平公正的幼儿教育资源,更遑论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应鼓励多主体参与创办乡村幼儿园,增加学前教育入园机会。与此同时,在义务教育中,仍有部分乡村学校存在教学用地紧缺、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不足、教学设备老旧、教育经费不足等现象。九年义务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基石,而农村基础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事业的成败。所以,面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短板,我们要真抓实干解决贫困地区乡村的教育条件,建立健全农村助学机制,让更多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为乡村振兴储备“后备军”。
三、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推进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职业教育扶贫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开始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输出,但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员外出务工受阻,导致一部分贫困地区家庭收入减少,职业教育扶贫也迎来新的挑战。面对此种困难,我国职业教育应该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支点,深化职业教育扶贫的实施路径。一是加快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职业教育办学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灵活的专业调整机制。二是明确职业教育扶贫的实施主体,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精准扶贫体系。三是提高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要大力宣传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和技能的良好社会风范。四是提升贫困群体自身发展能力。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鼓励没有考上高中大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积极参加能对接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培养高层级的优秀本土人才。
四、发挥乡村教师主体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教育扶贫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教师的参与,教育扶贫的成效离不开乡村教师的贡献,而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础在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所以,如何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师,成为了乡村教育扶贫的一大难点。当前,应充分发挥教师主体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一是要提升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差别补助、职称评定上有所倾斜,刚性与弹性相结合,降低评定难度。二是乡村教师要提升文化自信,从而引导贫困人口增加脱贫信心。三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只有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脱贫攻坚,扎根于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科技与文化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