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中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增多,且对就业市场、就业形态和择业观念等带来了影响。高校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就业服务不停摆、就业指导不断线、就业推荐不停歇,确保全体毕业生尽早就业、顺利就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这就需要构建精准的就业服务体系。
——构建就业观念价值引领体系。
这是实现尽早就业的基础。就业观念体现了人生理想和价值立场、彰显着人生格局与奋斗目标,高校在就业指导中需注重强化价值引导。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发展和人生梦想融入到党和国家的总体布局、事业发展中,将职业选择与积极响应国家人才战略需要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教育引导毕业生端正就业姿态,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通过就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回报家庭。
树立基层坐标。引导并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去实现人生理想、价值追求。
坚持分类指导。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精准把握毕业生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摸清毕业生就业意向,结合毕业生性格特征、爱好兴趣、能力特长等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立足自身实际合理选择职业,做到人岗相适。
——构建就业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这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长期以来,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数据传输断点、堵点,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础上,建立起就业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建立就业信息共享机制。顺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趋势,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由政府主导建立高校、社会、企业、学生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就业信息共享平台。
完善资源整合机制。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准入机制,加强招聘信息资源整合,发布人才需求与高校毕业生供给地图,分行业、区域、层级定期发布人力资源市场的专业和岗位需求。
搭建人岗信息匹配平台。通过信息化就业共享平台促进供需信息高效对接,让人职匹配更便捷,弥补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就业市场线上线下相对割裂的不足,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构建特殊群体服务支持体系。
这是实现充分就业的保障。就业是贫困家庭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应聚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构建全方位服务支持体系,确保其顺利就业。
精准服务稳就业。高校应建立校领导、院系教师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结对帮扶机制,落实“一人一策”台账,配强“多对一”帮扶力量,助力毕业生们尽早就业。
精细指导促就业。贫困家庭毕业生普遍面临社会资源匮乏、就业渠道窄、信心不足等问题,应采取“集成化”就业帮扶举措,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辅导员、就业专干力量,通过思想引领、专业解读、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树立信心、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
对口支援保就业。用好东西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扶贫工作机制,为特殊群体毕业生争取更多就业机会。统筹利用对口支援省份和单位所提供的公益岗位,为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就业兜底保障。
——构建“五位一体”协同联动体系。
这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高质量就业是指劳动者基于高度的职业认同与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包括具有和谐的劳资关系、愉悦的工作环境,能获得合理薪酬、职级晋升机会,并能产生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高质量就业是系统工程,需要各领域、各环节充分协同,着力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学生”五位一体协同联动体系。
多主体参与。发挥政府主导、高校主体作用,加强校地、校企协同和家校沟通,强化各类就业指导中心与人才市场、招聘专业机构之间的合作,整合多方就业资源,凝聚促进就业合力。
全方位推进。高校应充分发挥就业系统“联结点”优势,主动对接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推进精细“就业市场”开发,内联合作企业、外拓就业市场,加大就业岗位供给。
多要素联动。高质量就业是多要素关联共生的,其核心是“人职匹配”,应实现参与主体多样化、全程化,动态把握大学生就业时空大数据,分层次、分阶段提高其职业适应力,促进高质量就业。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