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公布的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初,中国制造业运行大致平稳。同时,鉴于需求仍然低迷,厂商在7月份继续压缩用工,而且用工收缩率加剧。对于未来一年的产出前景,业界信心度已从6月份的历史低点回升,只是中美贸易争端以及全球经济走弱仍然阴云未散。
作为一个以单一数值概括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经季节性调整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TM)在7月份录得49.9,略低于50.0临界值,说明中国制造业运行大致趋于平稳,摆脱了6月份的轻微下行趋势。这一走势与官方制造业PMI一致。
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表示,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较上月明显反弹,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
从分项来看,新订单指数和产出指数均显著回升至荣枯线以上,新出口订单指数小幅上扬仍略低于荣枯线,显示内需有所回温、外需保持稳定。就业指数在收缩区间继续回落,就业并未随之好转。
分析认为,7月份PMI指数改善,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产出大致趋于平稳,结束了6月份的轻微收缩状态。
根据调研,部分厂商表示,需求相对有所改善,所以决定保持产量不变。新订单总量在经过第二季末小幅收缩后,出现微幅回升,增长动力可能来自内需改善,因为新增出口订单量在7月份仍无起色。部分厂商反映,中美贸易争端持续,继续给出口销售带来压力。
不过,订单表现疲弱,导致厂商连续4个月压缩用工,本月用工创下2月份以来最显著收缩率,而人手不足又是导致积压工作量进一步上升的主要原因。不过,本月工作积压率仍然保持小幅。
此外,采购库存指数回落至荣枯线以下,成品库存指数在收缩区间进一步走低,反映订单好转对库存有一定消耗。未来产出指数本月大幅反弹,企业家信心得到一定提振。价格方面,出厂价格指数出现较明显回落,低于投入价格指数,下游企业盈利承压。
制造商的采购活动曾在6月份出现收缩,至第三季初轻微回升。不过,鉴于需求相对疲弱,制造商对库存采取审慎态度,投入品库存和成品库存皆在7月份有所下降。
据中国制造商反映,平均投入成本在7月份继续上升,但升幅轻微。与此同时,为刺激顾客需求,促进新订单增长,制造业产品售价自1月份以来首次出现下调。
对于未来12个月的生产前景,业界的信心度曾在6月份降至调查历史最低点,至7月份已回升至3个月高点。业界信心回升,原因普遍与预期市况好转和新产品问世有关。不过,由于忧虑中美贸易谈判的后续结果,业界整体信心度仍然受到影响。
“7月中国经济出现回温迹象,企业家信心有所修复,体现中国经济韧性较强,减税降费等托底政策发挥效果。由此,房地产调控及金融监管政策的定力或将得到强化。”钟正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