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玉米指数在5月29日形成了一个季节性高点(2035元/吨),随后一直处在缓缓的下跌趋势当中。
当前,市场有些利多因素扰动。例如:传闻拍卖会不会暂停;当下,拍卖底价成本较高,叠加夏季淀粉消费旺季,是否会引发价格上涨;玉米生长期还存在不确定性。
然而,利空因素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主导市场。其中有:按计划,政策粮的拍卖将持续至9月底,当下拍卖粮源开始流入现货市场;中美中美贸易谈判再现曙光,两国开始落实G20峰会上的承诺;当下,大商所还有87.5万吨的注册仓单,期货溢价和巨量仓单对1909合约构成较大考验;9月后,玉米进入收割期,一次性供给特点使得其时供求关系变得十分宽松。
因此,我们推测,利空因素远没有消化,这个转折时机估计要到11月份前后。
短期存在利多因素,中期供给充足仍将主导市场
先说中美贸易谈判再现曙光。据7月28日消息,中国政府已经批准几家企业可以豁免关税进口美国玉米、高粱以及猪肉。美国财长姆努钦表示,预期在达成最终协议之前还需要再见几次面,所以不认为能够一蹴而就。
再谈天气和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据悉,今年将有40天伏天,这对夏季作物生长是个严重的挑战。另外,有研究机构称,下半年我国华北将有133万公顷(占4153万公顷的3.2%)玉米田感染草地贪夜蛾。不过,高温可以通过浇水,虫害可以洒农药。因此,短期或引发市场担忧,但进入8月下旬和9月初,玉米产量基本定型,估计会维持在去年同期的产量水平。
夏季旺季引发淀粉价格的阶段性上涨。当下,淀粉生产全线亏损,开机率处于65.5%低位,后期因阅兵环保,开工率仍将处在低位。与此同时,8月高温时节就要来临,加上中秋国庆双节的备货,夏季消费大概率会有所提升。然而,行业库存较高将制约价格的反弹高度。
就饲料需求方面,因非洲猪瘟在我国南部地区的扩散,今年饲料需求一直没有任何起色。据布瑞克数据,6月生猪存栏环比下降5.1%,同比下降25.7%。因此,在存栏和需求不能即刻回升下,仅靠淀粉旺季,玉米上涨很难持续。不过,从更长角度看,因猪价上涨,在年底生猪存栏和饲料需求有望恢复,从而驱动玉米市场上行。
临储库存的演变及对市场的影响
今年的临储拍卖是从5月底开始的,每周约投入400万吨,直至9月底。如此,造成了市场两方面的改变:一是逆转了市场先前“青黄不接”的局面,价格出现反转,因政策粮的介入,导致供给逐渐变得宽松;二是今年的拍卖底价提高了200元/吨,使得当前政策粮的成本较高,其负作用是当需求低迷之时,深加工企业参与拍卖的积极性受挫。
先看一下拍卖实际情况:
7月25日,临储玉米投放398万吨,成交均价1678元/吨,成交率为17.1%。总体上,拍卖价格依旧偏弱,成交率小幅回升。至此,本年度进行了10次拍卖,实际成交了1818万吨,总成交率为45%。
近期,市场曾传闻8月份要暂停拍卖。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成交率惨淡所致。不过,8月份拍卖继续,因而传闻尚未证实。如果暂停拍卖,就会造成短期供给紧张,期价会反抽,但不会改变供给充足的现实。
当前,成交率小幅回升或许与夏季淀粉消费旺季有关。然而,这只是短期的。拍卖成交率低,其原因有:第一,需求总体低迷,尤其是猪瘟疫情影响;第二,拍卖成本过高,导致参与度降低,企业寻求低价进口货源等。那么,高成本能否托住市场价格呢?短期可能,但最终决定的是供求关系。况且,拍卖就到9月底,之后的市场供给将由贸易商库存和新玉米上市量来决定。
我们测算一下,至9月底时,国储玉米库存还会剩下多少呢?若总成交率以40%计算,那么,4个月的拍卖量约为2560万吨。如此,国储玉米在去年底还有7900万吨的基础上,今年底的库存余量将降至5340万吨。相比去年1亿吨的拍卖总量,今年拍卖量实在是“小巫见大巫”。造成如此落差的原因是今年实际需求可能比预期要差很多。
然而,从历史角度看,至今年底,国储玉米“去库存”的战略任务超预期完成。例如,2016年底,临储库存有2.36亿吨,2017年底降至1.79亿吨,2018年底大幅降至7900万吨水平。不出意外,今年底降至5340万吨的低水平。可以预见,当国储库存降至低水平时,若是国家要保持一定的调控能力,那么,势必会在某个时点进行补库。
解读7月USDA报告:中国玉米产需缺口依旧在扩大
产量方面,因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我国玉米产量亦呈现小幅下降的态势。
据USDA数据,2017/2018年度,我国玉米产量下降454万吨,至25907万吨;2018/2019年度下降174万吨,至25733万吨;并预测2019/2020年度又将下降333万吨,至25400万吨。如此看来,产量停滞和下降为“去库存”奠定了战略基础。
消费方面,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玉米消费每年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
2017/2018年度,我国玉米消费总量提高了800万吨为26300万吨;2018/2019年度又增长了1200万吨,至27500万吨;并预计2019/2020年度将提升400万吨,至27900万吨。
综合产量与消费数据,可以看出,总产量停滞,而消费量增长,且产不足需,从而使得产需缺口不断扩大。例如,2017/2018年度,产量与需求之间的缺口为393万吨,2018/2019年度扩大为1767万吨,并且2019/2020年度又将扩展至2500万吨。如此,会导致期末库存逐年下降。
就农产品(000061)而言,库存消费比是研判趋向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库存消费比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市场价格处在上升周期。
据USDA数据,可以算出2017/2018年度库存消费比为84%,2018/2019年度小幅回落至81%,2019/2020年度将大幅回落至68%。届时,期末库存降至1.91亿吨水平。由此看出,从下个年度开始,玉米市场的价格重心将再上一个台阶。
然而,我们对2018/2019年度的需求数据存在疑问。至今,非洲猪瘟还在扩散,我国猪饲料消费处于下降状态,好在禽饲料需求有所增加。据测算,今年玉米饲料的减量在1000万—1400万吨水平。玉米需求不振亦在拍卖成交率大幅减少上得到印证。如果权威机构对此做出修正,那么,玉米期价必定会承受较大的冲击。
历史规律有望在冬季再现
进入9月份,玉米市场就将迎来2019/2020年度,也意味着秋收季节的来临。
就产量而言,以USDA数据为基准,2019年我国玉米总产量为2.54亿吨,减少333万吨。玉米大规模上市应在9月底至10月初,而此时消费却处于淡季。因此,在收割季节,玉米市场将处于供给充足的调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