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珮 陈彦蓉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正迎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得益于发展政策的部署和优化,通航产业蓄势待发,发展活力强劲。据民航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航企业超过420家,在册通用航空器总数达2495架,颁证机场总数为202座,全行业完成通用航空93.71万小时。
在通航产业从“热起来”到“飞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商业模式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为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有助于推动我国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高效的民生服务。
政策环境逐步优化
通航市场迎发展机遇期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市场稳中有升,离不开通用航空相关政策环境的逐步优化。
通用航空产业是以飞机制造为核心,涵盖通航运营、综合保障、延伸服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可以成为国家带动投资、促进消费、推动转型的重要选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通用航空发展指导性意见》中就将通用航空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提出了通航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2017年至今,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民航局等部门发布的支持通航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超过了220项。
通航产业发展环境在持续改善,政策引导的效果开始集中显现。
一系列支持通航发展政策的发布,我国通航产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相关数据显示,近4年来,我国通用飞机保有量实现了年均超过15%的高速增长。2019年上半年,我国新增通航企业38家,新增颁证通航机场27个,新增通用航空器75架。
通航消费市场兴起
民生服务领域受关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类用途通航市场正逐步成为未来通航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尤其在服务民生领域的表现更为显著,森林防火、抢险救灾、医疗急救转运等运营活动日渐活跃,医疗救援产品和短途客运机票也逐渐走向公众市场。
当前,我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阶段,老龄人口已达2.5亿。航空医疗急救呈现快速增长,城镇居民对于生活质量、健康管理、疾病救治的需求增加,航空医疗救援相关领域的前景十分广阔。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国际发展部副主任慕莹认为,当前,国内航空医疗救援保险产品品种较为单一,覆盖范围较小,普及率低,宣传也不足。随着航空医疗救援逐步进入公众视野,企业的投资热情持续升温,加速推出航空医疗保险产品,有助于让航空医疗救护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哈尔滨通用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营销客服部部长张亚海强调,民众最基本的运输需求需要得到保障,西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地区的通航市场预计将得到较大的发展机会。因其他交通工具所需的资金投入量巨大,未来通航短途客货运发展是一大方向。
“要促进通航事业的发展,市场是根本。”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总干事助理吕宜宏表示,通航消费产业是通航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潜力巨大,积极培育通用航空消费市场,有助于促进通航企业盈利,提升其造血能力。
不过,丁跃也谈到,虽然通航产业的规制成本正在逐步降低,但如何商业化推进,如何合理看待运营补贴的作用以及民间资本如何参与到通航基础设施建设中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持续推动。
服务通航企业发展
租赁公司支持作用显著
随着产业发展和业务积累,租赁公司在服务通航企业方面作用越来越显著,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支持。
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航空事业部副总经理陈伟忠表示,租赁公司不仅可将飞机直接租赁给飞机企业,为其提供租赁服务,还可通过售后回租的业务模式,盘活通航企业的现有资产,为其解决发展过程中短期现金流短缺的问题。此外,保税租赁、经营性租赁等新型业务的开展,还能为飞机制造商和通航企业提供更为灵活的租赁服务和设备融资服务,发展前景广阔。
实践证明,通航产业的发展需要直击监管、交易等“痛点”的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与产品创新。
从天津东疆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公良介绍称,过去十年,东疆实现了业内多个“首单”业务,2019年,在东疆海关支持下完成了通航租赁飞机的资产包交易业务和引进大型直升机“异地监管”模式创新,服务的租赁公司和运营企业以租赁方式引进各类通航飞机累计达303架。
作为通航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机在我国取得了显著发展。而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以后,公务机开始由企业主导购买向金融机构购买转变,市场中出现了多家从事公务机租赁业务的公司,而金融机构批量采购公务机也推动其把飞机加融资的金融产品推向市场。
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公务机租赁事业部副总裁周丽媛表示,在上一个十年,金融机构的批量采购影响了中国公务机市场的格局,未来也将会有关键人物和机构继续推动行业发展,公务机租赁的国际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产品和市场稳定度与抗风险能力也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