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11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近期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3.1%;10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442亿元,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1-10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平均上涨2.6%,猪肉等部分食品价格明显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为保障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猪肉的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发改委下一阶段将采取5项具体措施:
一是继续加力促进生猪生产。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农村部,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支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和种猪场建设,扩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范围,支持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通过这些方面的支持,促进生猪稳产保供。
二是增加牛羊肉、禽肉、鸡蛋生产和供应,多渠道扩大猪肉和牛羊肉等替代品进口,确保整体肉类蛋白市场供应基本充足。
三是妥善实施冻猪肉储备投放。目前中央和地方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冻猪肉储备,会择机向市场投放,保障猪肉消费需求。
四是重点关注困难群众,指导地方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五是密切监测预测价格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并加以预防和解决。此外,还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关注
天然气价格 供暖季时期运行在合理区间
有记者提问,冬季供暖季已经开始,当前天然气保供形势如何,天然气价格能否保持稳定?
孟玮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进入11月以来会同各地、有关部门和企业建立了天然气保供日调度机制,随时掌握天然气供需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解决影响供应的问题。从近期运行情况看,用气需求增长比较平稳,天然气资源供应相对充足,供需之间保持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状态。
孟玮称,关于天然气价格,供暖季期间,国家将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国内天然气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对居民用气实行“量价齐保”,也就是在保障供应总量的基础上,执行国家制定的各省份基准门站价格不上浮;对学校、医院、公共交通等民生用气实行“保量稳价”,也就是在保障供应量的基础上,价格根据供需关系适度调整,但上浮的幅度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不超过20%;其他市场化气量价格,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为重点保障民生价格稳定,供暖季期间,各地不再调整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
挖消费潜力 健全废旧产品回收拆解体系
孟玮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从总量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显现。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从区域看,乡村消费增速高于城镇消费。前三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城镇快约1个百分点。从渠道看,呈现线上消费明显快于线下的特点。前三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0.5%,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12.3个百分点。
她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国内消费潜力。
第一,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从新业态看,以产业融合促进新消费。从新模式看,以线上线下融合扩大消费。加大对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力度,积极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服务消费。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第二,切实稳住传统领域消费。一方面,稳住汽车等消费大头。破除汽车消费限制,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推动汽车限购政策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另一方面,大力促进更新消费。以家电、消费电子等为重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健全废旧产品回收拆解体系,完善机动车、船舶和农机报废回收更新办法。
第三,大力改善消费环境。重点是在“提升质量”和“推广经验”上下功夫。所谓“提升质量”,就是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全面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加强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充分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
文/本报记者 熊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