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5月3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表示,他们正在密切关注全球各地10种新冠变异病毒,其中包括印度近期发现的变异毒株,及美国几个月发现的两种变异病毒。这些变种都被视作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潜在威胁。 (本文来自www.9y9y.com)
报道称,新冠病毒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变异,但其中只有少数会具备更强的传染性和致命性,或是可能对现有疫苗和疗法产生一定抵抗力。被列入世卫组织观察名单的就多为此类变异病毒。 (自媒体www.9y9y.com)
(原文来自www.9y9y.com)
CNBC报道截图
3种变体被列入“值得警惕”名单
在这些重点关注对象,目前已有3种变异新冠病毒被世卫组织归类为“值得警惕的变种”(variant of concern),分别为英国去年12月发现的B.1.1.7变异株、南非去年12月发现的B.1.351变异株及巴西今年1月发现的P.1变异株。
这一类病毒通常被认为具有更高级别的威胁,科学界的多项研究也普遍认为,这3种变异新冠病毒很可能具备更强的传播能力和致命性。
对病毒样本的追溯表明,B.1.1.7变异病毒最早去年9月可能就开始在英国传播。世卫组织分析认为,该变体的传染性增加了40%到70%左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分析则显示,该变体的感染死亡率要高出55%左右。
去年12月14日,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报告发现变异病毒(视频截图)
美国微生物学会解释称,B.1.1.7主要具有一种被称为N501Y的突变,它使得新冠病毒能够更好地与受体结合进入人体细胞。
目前,B.1.1.7变异病毒已经成为美国广泛传播的主要病毒之一,并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出现。《纽约时报》称,美国至少14个州已经发现了这一病毒,但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监测项目,美国并不能确定该变体的全部传播范围。
去年12月,英国报告变异新冠病毒后不久,南非也发现了B.1.351变体。但世卫组织指出,这两种变异病毒并不相同,初步研究表明其“与较高的病毒感染数有关,可能具有更大的传播能力,但这与其他影响传播能力的因素都有待进一步调查”。
P.1变异病毒则于今年1月初在巴西被发现。但英国、巴西、美国等国家数十名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根据他们从巴西玛瑙斯市收集的数据来看,这种变体去年11月可能就已在巴西出现。
“对P.1变体的基因和流行病学在巴西玛瑙斯的追踪”,《科学》杂志论文截图
相关研究显示,P.1变体已经获得至少17个突变,对病毒基因组数据及死亡率数据的分析则发现,P.1变体的传播能力可能是早期版本新冠病毒的1.7到2.4倍。目前,这种变异新冠病毒已在至少37个国家和地区传播。
南非发现的B.1.351变体和巴西发现的P.1变体还都存在一种名叫E484K的突变。CNBC此前也援引专家的话指出,这种突变被认为有可能增强病毒逃避部分免疫系统和抗体的能力。
印度发现的变异病毒仍有待深入研究
名单上另外7种变异病毒则被归入了“值得注意的变种”(variant of interest),其风险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由于印度疫情形势急剧恶化,该国发现的变异病毒也引发外界普遍担忧。但科学家表示,印度发现变体的危险性仍有待研究。
根据世卫组织的说法,印度早在去年10月就曾发现过B.1.617突变株的早期版本,并在去年12月发现了该种变异的主要谱系。
由于该突变株存在两种关键突变,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双重变异病毒”。不过美国知名研究机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传染病专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Kristian Anderson)告诉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这种叫法其实并不准确。
“从科学角度来说,‘双重突变’这种说法并没有意义。新冠病毒无时无刻不在变异,到处都是‘双重突变体’,所以不应如此称呼印度发现的变体。”安德森说。
安德森解释称,人们提到的“双重突变”,一般指的是B.1.617基因组中存在的L452R突变和E484Q突变,由于这两种突变被认为可能加强传播能力,因此它们更为“知名”。但实际上,B.1.617的毒株本身就有至少13种突变。
印度火化新冠死者遗体,图自:澎湃影像
安德森提到,近期有研究发现,L452R突变可能会增强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使得病毒的传染性提高约20%;而E484Q突变则与E484K突变相似,研究者认为其可能提高病毒逃避免疫的能力。
尽管这种变异病毒已经成为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区主要流行的病毒,但对于其危险性,学界仍未有统一的看法。安德森指出,英国发现的B.1.1.7变异病毒和巴西发现的P.1变异病毒也都在印度广泛传播,当前的数据并不足以排除这两种变体对印度新一轮疫情的影响。
世卫组织专家玛丽亚?凡?克赫韦(Maria Van Kerkhove)也表示,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才能完全确定该变异病毒的重要性,“各地都检测到多种病毒变体,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地评估。”不过世卫此前曾表示,对既有病毒序列的初步建模显示,B.1.617变种具有更高的发病率。
4月28日,世卫组织曾在例行记者会上通报,至少已有1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除印度以外,病例主要出现在美国、英国和新加坡。
“研究突变影响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除印度发现的变异病毒外,美国发现的B.1.427/B.1.429变体和B.1.526变体也在“值得关注”名单之列,它们于今年2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分别被发现。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说法,B.1.427/B.1.429变体携带有L452R突变,其传染性可能比原始毒株高出20%左右。疾控中心主任瓦伦斯基估计,加州的新冠病例中可能有52%的患者感染的是这一变种。
B.1.526变体则引起了美国研究人员的担忧。3月,纽约州卫生部门研究员发布报告称,这一变体含有名叫D253G的突变,其可能会“降低、中和抗体的效力”,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让纽约州的病例数量增加近26倍。
这些研究人员认为,E484K或其他突变与D253G结合,可能会赋予病毒“逃避免疫”的能力,要求加强对该病毒的监测。据CNBC此前报道,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3月初也表示,这种变体已经引起拜登政府注意,美国正在“严肃对待”该变体。
“研究人员报告:一种新的变异新冠病毒正在纽约传播”,《纽约时报》2月报道截图
此外,英国和尼日利亚发现的B.1.525变体、巴西发现的P.2变体、日本和菲律宾发现的P.3变体和法国发现的B.1.616变体也都在世卫组织的“值得注意的变种”名单上。
但这种分类并不意味着上述7种变异病毒的危险性就一定更低。克赫韦指出,世卫组织的分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对病毒的基因组测序能力有关,而测序能力则取决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到目前为止,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克赫韦表示,对于各类突变的研究离不开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我们正在召集合适的人研讨这些突变的含义,我们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而他们现在也确实在这么做。”
她最后还强调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一些国家存在令人担忧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在尚未获得疫苗的国家,新冠病例数量、住院率和重症率都在增长。他们的疫苗覆盖水平还无法对重症、死亡和病毒传播产生真正的影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