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峰(右一)给学生现场授课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省陇南市的文县、武都等地损失巨大。时年46岁的杜永峰作为省政府征集的17名第一批奔赴“前线”抗震的专家之一,先后到达成县、武都区、康县、礼县、西和县等地,对政府办公楼、医院、学校、部队营房等公共建筑进行现场应急评判。之后又带领团队多次赴北川、绵阳、陇南、天水等地做现场震害调研。
    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所长杜永峰教授,在西部最早开展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研究,在我省承担设计或技术指导推广应用隔震建筑近500栋,使甘肃走到了全国隔震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前列。他曾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师德标兵等多项国家级技术荣誉。2019年,杜永峰喜获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高中时,“学霸”杜永峰在校长和班主任的动员下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首次考试,考取甘肃工业大学(现为兰州理工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稀里糊涂走入大学校门时,还差一个月满16岁。”当时的人,所知仅是珍惜时间、用功读书,“书怎么也看不够”。短短几年,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懂得土木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
    1982年,不满20周岁的杜永峰大学毕业。在那个“科班出身”技术员少之又少的年代,初出茅庐的他做了一家施工单位的技术员,很快发现了施工中诸如“钢筋锚固长度不够”等问题,引来了一些质疑,但老技术员在查看了施工规范后证明杜永峰所言皆中,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在实践中,杜永峰却越来越感觉到书本所学难以应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千变万化的状况,遂于1986年再度考入甘肃工业大学读研,3年后留校任教、做科研。“重复的工作并不适合我,做科研才是我的兴趣所在!”当时国内建筑还极少用到圆弧形平面,相应地,它的楼盖是扇形的曲边楼盖,设计时只能取近似值。杜永峰将曲边楼盖优化作为毕业课题,从单元刚度矩阵、节点荷载向量的理论推导开始,推导过程记录多达13本,计算机自编程序6045句,虽然最后比同级的大多数学生延迟了一两个月毕业,但这种探索性的学习使他成就感“爆棚”。后来,杜永峰又在大连理工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
    “不能关在房中研究抗震,现实中建筑结构在受力时如何表现,特别是地震中的表现,是珍贵的案例!”地震发生,再危险的地方都得自己当心前往现场,否则错过了研究机会,所做的研究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杜永峰把抗震救灾现场资料转化为教学资源,在西部最早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开设《结构减震控制基本理论》等特色课程。
    一次次震后,避让过救援黄金72小时,仍有余震连连,杜永峰就已带领团队前往现场考察。特别是在汶川震后,第三天杜永峰已到达现场。作为长期从事结构抗震和隔震减震研究的专家,汶川、芦山、岷县、鲁甸和夏河等地震发生后,杜永峰都是第一时间赴灾区开展灾情调查的应急评估专家,为当地政府抗震救灾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服务,并为隔震减震新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援助。
    1989年之后,杜永峰还涉足了新的研究方向——隔震,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50℃的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实验。他多年来坚持为西部省区开展隔震专项技术公益培训,也为全国超长复杂隔震结构开展技术服务。这源自杜永峰2011年承担的一项国家项目,主要研究机场、高铁站等超长结构的隔震。有了长年的技术积累,当2020年西部一个大型机场遇到温度应力问题找到杜永峰后,他所提出的趋势预测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被工程现场实践所证实。
    杜永峰开创了结构随机屈曲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带领的团队连续获得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他主持了其中的6项。同时,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指导的团队成员另获3项三等奖。他在各种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80余篇被SCI、EI收录,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
    目前,依托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成立了西部减隔震行业技术中心、土木工程减震隔震技术研发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学科平台。在这里,团结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西部减隔震事业服务。而杜永峰的团队技术服务延伸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承接的“酒钢集团牙买加Alpart厂区生产线及附属设施检测评估”项目是兰州理工大学近20年来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记者 何燕 文/图)